[发明专利]一种随机散射光反馈的InP基单片集成混沌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40218.7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8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江;张建忠;牛亚楠;刘毅;赵彤;乔丽君;王安帮;王云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5/125 | 分类号: | H01S5/125;H01S5/323 |
代理公司: | 14100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朱源;曹一杰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随机 散射 反馈 inp 单片 集成 混沌 半导体激光器 芯片 | ||
1.一种随机散射光反馈的InP基单片集成混沌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结构:
一N型衬底(8);
一InGaAsP下限制层(9),外延生长在N型衬底(8)上;
一无掺杂InGaAsP多量子阱有源区层(10),外延生长在InGaAsP下限制层(9)上;
一InGaAsP上限制层(13),外延生长在无掺杂InGaAsP多量子阱有源区层(10)上;
一P型重掺杂的InP盖层(14),为脊型,外延生长在InGaAsP上限制层(13)中间;
一P型重掺杂InGaAs接触层(15),在P型重掺杂的InP盖层(14)上;
一P+电极层(16),制作在P型重掺杂InGaAs接触层(15)上,自左向右沿P+电极层(16)的排列走向用三个隔离沟(18)将P+电极层(16)分为四段;
一N+电极层(7),制作在N型衬底(8)的背面;
自左向右P+电极层(16)的第一、第二、第四段分别对应为左分布式反馈半导体激光器(1)、双向放大的半导体光放大器(2)和右分布式反馈半导体激光器(6);P+电极层(16)的第三段自左向右依次对应为左无源光波导部分(3),掺杂无源光波导部分(4)和右无源光波导部分(5);InGaAsP上限制层(13)在对应于左、右分布式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的区域均刻蚀有分布反馈Bragg光栅(12);掺杂无源光波导部分(4)中掺有杂质(11);左分布式反馈半导体激光器(1)的左端出光口镀反射率为0.1%的增透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机散射光反馈的InP基单片集成混沌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其特征在于,左、右分布式反馈半导体激光器长度分别为500μm,为整个芯片提供光信号,其对应的分布反馈Bragg光栅(12)材料为InP和InGaAsP,厚度为50至100nm,Bragg光栅周期为290nm,对应1550nm波段的激射峰;所述双向放大的半导体光放大器长度为2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随机散射光反馈的InP基单片集成混沌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其特征在于,掺杂无源光波导部分(4)中掺有一定浓度的杂质(11),杂质(11)所在层对应于无掺杂InGaAsP多量子阱有源区层(10);杂质(11)在连续光通过时,单位长度下可以产生较强的随机后向散射光,给左、右分布式反馈半导体激光器提供随机光反馈扰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随机散射光反馈的InP基单片集成混沌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分布式反馈半导体激光器之间存在参数失配,二者的中心波长的频率差为10GHz至15GHz,二者的输出功率偏差低于7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随机散射光反馈的InP基单片集成混沌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其特征在于,其左分布式反馈半导体激光器(1)在集成芯片的右面与双向放大的半导体光放大器(2)的左面相连,双向放大的半导体光放大器(2)的右面经过一段左无源光波导部分(3)后与掺杂无源光波导部分(4)的左面相连,掺杂无源光波导部分(4)的右面经过一段右无源光波导部分(5)后与右分布式反馈半导体激光器 (6)的左面相连,以此实现两个分布式反馈半导体激光器 的光互注入扰动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021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