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压控制电路、耳机类型检测配置电路、驱动电路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139452.8 | 申请日: | 2017-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5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 发明(设计)人: | 朱双兵;付增功;陈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芯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3/02;H04R2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之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6 | 代理人: | 张丕阳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 控制电路 耳机 类型 检测 配置 电路 驱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种电压控制电路、耳机类型检测电路、耳机驱动电路及各电路的方法,其中电压控制电路具有输入节点VIN,输出节点VOUT,所述输入节点VIN为所述电压控制电路提供稳定的电压,所述输出节点VOUT输出缓慢升高或缓慢降低的电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领域,具体涉及耳机类型检测配置电路、具有该检测配置电路的驱动电路、检测过程中的电压控制电路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常用的头戴式耳机按插头类型可分为三段式耳机(图未示)和四段式耳机(如图4中耳机12),三段式耳机插头的三个端子定义分别是:尖端(Tip)连接左声道、中间环(Ring)连接右声道、末端(Sleeve)接地。四段式耳机插头的四个端子有两种标准定义,第一种是以美国为主的CTIA标准:尖端(Tip)连接左声道、中间环1(Ring1)连接右声道、中间环2(Ring2)接地、末端(Sleeve)连接麦克风;第二种是以欧洲为主的OMTP标准:尖端(Tip)连接左声道、中间环1(Ring1)连接右声道、中间环2(Ring2)连接麦克风、末端(Sleeve)接地。两种四段式插头的不同之处是插头的中间环2(Ring2)和末端(Sleeve)定义是相反的。
当耳机插入音频设备的耳机插座中时,耳机插头的各端子需与电子音频设备上相应的驱动信号相连,才能令耳机正常工作。为了使电子音频设备兼容不同插头类型的耳机,目前音频设备在插入四段式耳机后,会先对耳机插头类型进行检测,之后根据检测得到的耳机插头类型,令插头各端子分别接到正确的信号端。其检测原理通常如下。
图1为四段式耳机中麦克风的电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般四段式耳机中的麦克风2A具有极性,其输出端的N型结型场效应管的漏极、源极两端设有一个二极管。当在麦克风两端施加正向偏置电压时,麦克风正常工作,其压降为麦克风正常工作的压降;当在麦克风两端施加反向偏置电压时,二极管导通,麦克风短路,此时麦克风两端的压降为二极管导通后的压降。音频设备在检测插入耳机的类型时,通过检测麦克风的压降,从而判断耳机类型。
目前,音频设备中放大电路的左右声道输出端通常均连接佐贝尔电路,以改善耳机的高频响应,当耳机插入音频设备后,耳机的左右声道引脚(即尖端Tip和中间环Ring1)与放大电路的左右声道输出端连接,并且还均连接佐贝尔电路。当音频设备检测插入的四段式耳机类型时,若耳机的麦克风两端被施加了正向电压,如图2所示,其为此时的等效电路图,此时佐贝尔电路未被导通;若耳机的麦克风两端被施加了反向电压,如图3所示,其为此时的等效电路图,此时佐贝尔电路导通,其产生瞬间电流,进而令插入音频设备中的耳机发出“噼噗-咔嗒”(Pop-Click)的杂音,使音频设备的听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检测耳机时没有杂音,听感较佳的电压控制电路、耳机类型检测配置电路及其方法。
一种电压控制电路,具有输入节点VIN,输出节点VOUT,所述输入节点VIN为所述电压控制电路提供稳定的电压,所述输出节点VOUT输出缓慢升高或缓慢降低的电压。
一种耳机类型检测配置电路,与耳机插座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相连接,用于检测、配置插入耳机插座内耳机的工作电路,耳机插座还具有两个音频引脚,用于连接音频放大电路的两个音频输出端,所述耳机类型检测配置电路具有检测模式及配置模式,包括上述电压控制电路、配置电路及检测电路,
所述电压控制电路的所述输入节点VIN连接麦克风偏置电路,用于在检测模式中缓慢升高或缓慢降低所述输出节点VOUT的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芯智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芯智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94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