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日晒翠绿色吡唑啉酮活性染料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8807.1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6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子轩;刘卫斌;张凤第;程翠云;周雷云;章燕琴;李永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俪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B62/517 | 分类号: | C09B62/517;D06P1/382;D06P1/384;D06P3/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1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日晒 翠绿色 吡唑 活性染料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染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分子内配色的含有黄色和蓝色的双发色体的高日晒翠绿色吡唑啉酮活性染料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通过活性嫩黄与活性翠蓝的混拼可以获得鲜艳的翠绿色,且经对棉等纤维素纤维进行染色后发现染色织物的色泽明亮,色调柔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然而,在实际的生产应用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由于这些绿色染料多是由两种或三种染料混拼而来,在溶解性、对纤维的直接性、遇碱固色的反应性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容易造成色相稳定性差、染色不匀、头尾差大等质量问题。对于以铜酞菁为母体的翠蓝色活性染料来说,由于其分子量大,在纤维中的扩散性能较差,在与不同的黄色染料拼色时经常会出现配伍性差等问题(参考文献:杨晓红.活性翠蓝与活性黄拼染的配伍性能[J].印染,2007,33(14):18-21.);在印花时,其色泽也会随印花方式、印花机车速、烘燥和固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参考文献:胡平藩.活性翠绿色泽拼色相容性的商讨[J].染料与染色,1983(1):58-61.)。因此,绿色染料的合成及应用方法仍需进一步探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高日晒翠绿色吡唑啉酮活性染料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所提供的高日晒翠绿色吡唑啉酮活性染料化合物,通过其分子内含有的黄色和蓝色双发色体,可直接实现分子内配色,彻底解决了染料混拼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同时,由于分子中引入了具有高光牢度的吡唑啉酮,可有效提高染料的日晒牢度,在服装和/或其他纺织品,尤其在窗帘、汽车内饰材料中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高日晒翠绿色吡唑啉酮活性染料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通式(I):
其中:
CuPc所代表的结构如式(II)所示;
a+b+c=3.5;
n选自2、3和4的整数;
M选自H、Na和K;
R1选自-H、-OCH3和-SO2Y;R2选自-SO2Y和-H;其中,Y选自-CH2CH2OSO3M、-CH=CH2和-CH2CH2OH;
R3选自-H、-SO3M、-OCH3、-COOM和-OH;
X选自-Cl和-F;
R4选自-N=N-R7和-SO3M;R5选自-SO3M和-N=N-R7;其中,R7选自式(III)所示的结构;
R6选自H和-SO3M。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高日晒翠绿色吡唑啉酮活性染料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氯磺化反应
在40℃下,将铜酞菁粉末缓慢加至氯磺酸中,搅拌30min后升温至135~140℃,维持反应3h;降温至80℃,并在2h内滴加氯化亚砜,再升温至90℃,保温2h;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边搅拌边倒入至冰水中,析出沉淀;静置、过滤,滤饼用冰水洗至中性,得到铜酞菁磺酰氯滤饼,备用;
(b)一次缩合反应
将二氨基苯磺酸衍生物加水溶解,调节pH值为6,再与均三嗪衍生物进行一次缩合反应,控制温度及pH值,反应结束后得到一缩物溶液;
(c)重氮化反应
维持步骤(b)的一缩物溶液为0~5℃,并加入浓盐酸,然后滴加亚硝酸钠水溶液,进行重氮化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氨基磺酸,得到重氮盐溶液;
(d)偶合反应
将吡唑啉酮衍生物加水溶解,并调节pH值为7~8,再将步骤(c)的重氮盐溶液滴加至溶解的吡唑啉酮衍生物中,保持pH值为7~8,温度控制在5~10℃,反应1~2h,得到偶合溶液;
(e)二次缩合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俪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俪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88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