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比例减压阀闭环控制方法、装置及轨道车辆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38675.2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1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唐亮;刘杰;罗超;乐燕飞;谢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138 | 分类号: | B60T13/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比例 减压阀 闭环控制 方法 装置 轨道 车辆 控制系统 | ||
1.一种比例减压阀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开启比例减压阀控制;
S2、判断比例减压阀是否工作在比例阀死区,若为是,则进行死区修正并进入S3;若为否,则进入S3;
S3、通过压力传感器获取所述比例减压阀的实际压力的变化量,判断所述实际压力的变化量是否在预设的范围内;若为是,则进行压力的增益调度;
S4、确定所述比例减压阀当前的控制修正量与基准电流,并以所述控制修正量与基准电流得到目标电流,以所述目标电流进行脉冲输出;
所述S2之前还包括:
S201、判断用于实时检测所述比例减压阀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是否存在故障;若为否,则进行闭环控制,进入S2;若为是,则进行开环控制,进入S202;
S202、以目标压力为基础、根据已有的压力与电流对应关系进行基准电流换算,得到基准电流;
S203、将所述压力传感器故障前的控制修正量与所述基准电流叠加,得到目标电流,根据所述目标电流和目标压力得到修正后的比例减压阀特性曲线,根据所述比例减压阀特性曲线进行脉冲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进行死区修正的步骤,包括:
S21、增大控制修正量,以通过大电流值使液压系统快速跳出比例阀死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之前或所述S3之前,还包括:
S01、判断比例减压阀的误差是否超限,若为是,则增加修正系数;若为否,则减小修正系数;并依据调整后的所述修正系数得到所述控制修正量,进入S02;
S02、以目标压力为基础、根据已有的压力与电流对应关系进行基准电流换算,得到基准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进行脉冲输出之前,还包括:
S40、判断所述比例减压阀是否处于异常状态,若为是,则进行故障人机交互报警,用以排除故障,并返回S1;若为否,则进行脉冲输出。
5.一种比例减压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比例减压阀死区修正装置,用于当比例减压阀处于在比例阀死区时,对所述比例减压阀进行死区修正;
压力变化量判断装置,用于获取所述比例减压阀的实际压力的变化量,并当所述实际压力的变化量在预设的范围内时,进行压力的增益调度;所述压力变化量判断装置与所述比例减压阀死区修正装置连接;
脉冲输出控制装置,用于确定所述比例减压阀当前的控制修正量与基准电流,并以所述控制修正量与基准电流得到目标电流;以所述目标电流进行脉冲输出,所述脉冲输出控制装置与所述压力变化量判断装置连接;
还包括传感器检测装置,用于实时检测所述比例减压阀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是否存在故障;
当不存在故障时,所述传感器检测装置向所述比例减压阀死区修正装置发送工作信号;
当存在故障时,所述传感器检测装置以目标压力为基础、根据已有的压力与电流对应关系进行基准电流换算,得到基准电流;并将所述压力传感器故障前的控制修正量与所述基准电流叠加,得到目标电流,根据所述目标电流和目标压力得到修正后的比例减压阀特性曲线,根据所述比例减压阀特性曲线进行脉冲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减压阀死区修正装置包括电流调节装置,用于增大控制修正量,以通过大电流值使液压系统快速跳出比例阀死区;
所述压力变化量判断装置包括控制修正量装置,用于调整修正系数,当所述比例减压阀的误差是否超限时,所述控制修正量装置增加修正系数;未超限时,所述控制修正量装置减小修正系数;并依据调整后的修正系数得到所述控制修正量,并以目标压力为基础、根据已有的压力与电流对应关系进行基准电流换算,得到基准电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比例减压阀异常报警装置;
当所述比例减压阀处于异常状态时,比例减压阀异常报警装置用于控制故障人机交互报警,用以排除故障;当所述比例减压阀未处于异常状态时,比例减压阀异常报警装置控制所述脉冲输出控制装置进行脉冲输出。
8.一种轨道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比例减压阀控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867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