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38651.7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3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孙淑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7/06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朱家富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银屑病 中药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组分如下:黄连、莪术、半枝莲、蛇舌草、党参、黄芪、薏苡仁、麦冬、白芍、白术、甘草。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通过细胞学实验结果证实,可以有效抑制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并且该中药组合物还能够显著降低HaCaT细胞内CXCL1、CCL20、CXCL8、IL‑6、IL‑18的表达,临床实验结果显示,其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银屑病(Psoriasis),是临床一类常见的皮肤病,可以累及患者皮肤、甲、黏膜和关节。银屑病病程长,缠绵难愈,容易复发,大多伴随终生,其带来的瘙痒和疼痛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都带来极大伤害,也给患者、家庭和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银屑病具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至今仍未完全阐明。银屑病发病过程涉及到免疫系统紊乱、血管新生和角质形成细胞增生等多个环节。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网络,也导致了银屑病发病的多中心性和银屑病防治的复杂性。
目前对银屑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抑制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分化、调节机体免疫和改善血流变。西医主要采取外用药(维生素D衍生物、维A酸和皮质激素类等)、物理治疗(紫外线照射和淋浴疗法)和免疫抑制剂等系统用药(甲氨喋呤和环孢素等)的疗法。然而由于银屑病发病的复杂性,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手段对其进行根治。许多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也存在有严重的毒副作用,复发率高以及耐药性等问题。相较于西医,传统的中医运用中医辨证以及其特有的治疗方法,在银屑病治疗上具有改善病情、延长缓解期、复发率低,副作用小,远期疗效好且费用低廉等特点,彰显出了独特的优势。因此,从疗效与副作用两方面考虑,合理地应用中医药可能是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理想选择。
中国专利文献CN102579975A(申请号201210045248.0)公开了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混合物,属银屑病的治疗药品技术领域。该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药混合物,其特殊之处是由下列重量份的药物制备而成:薏仁、生地、赤芍、丹皮、茯苓、紫草、金银花、蛇蜕、黄连、荆芥、生石膏、知母、丹参、莪术、红花、乌梅、煅牡蛎、茺蔚子、白芍、麦冬、阿胶、沙参、防风、木瓜、威灵仙、黄芩、生首乌、甘草。但该方的效果一般,见效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解决了现有银屑病治疗中出现的治疗期长、治愈率低、副作用大、复发率高的问题,具有服用方便、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疗效好,不易复发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组分如下,均为重量份:
黄连5~10份、莪术5~10份、半枝莲16~24份、蛇舌草16~24份、党参5~10份、黄芪13~16份、薏苡仁14~22份、麦冬6~12份、白芍9~16份、白术9~15份、甘草3~5份。
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组分如下,均为重量份:
黄连8~16份、莪术8~16份、半枝莲25~38份、蛇舌草25~38份、党参8~16份、黄芪20~25份、薏苡仁22~35份、麦冬10~19份、白芍15~26份、白术15~25份、甘草4~8份。
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原料药组分如下,均为重量份:
黄连12份、莪术12份、半枝莲30份、蛇舌草30份、党参12份、黄芪21份、薏苡仁30份、麦冬15份、白芍21份、白术21份、甘草6份。
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原料药组分如下,均为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未经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86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