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三重混流功能的混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8017.3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1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包冰国;胡九如;邱育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F28F25/10 |
代理公司: | 常州智慧腾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28 | 代理人: | 曹军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三重 功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却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三重混流功能的混流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冷却塔一般包括塔体、气室、排气装置、安装在塔体内的填料层和喷淋装置。而在使用时,喷淋装置喷出的热水自上而下喷淋进入填料层,外界干冷空气自下而上进入填料,热水与冷空气在填料层内进行热交换,以使得热水降温冷却,而空气则被加热和加湿,并在气室内简单混合后以高温高湿空气由出气口排出塔外。但在冬季中,由于该高温高湿空气的水蒸气含量较高,在排出塔外时被外界冷空气冷却,冷凝而产生很多水珠,进而产生白雾。而白雾落在地面造成冷却塔周围路面湿滑,影响工作人员的正常的巡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三重混流功能的混流装置,本装置可以将冷却塔内的干湿空气进行充分混合,提高冷却塔的消雾效果,从而避免冷却塔出气口产生白雾的现象。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三重混流功能的混流装置,包括处于冷却塔内的气室,所述气室的顶部与所述冷却塔的风筒连通,所述冷却塔内还设有位于气室下方的干冷区和湿冷区,所述气室的底部与所述冷却塔内干冷区、湿冷区连通,所述气室内分为底部的一重导流区、中部的二重混流区和上部的三重混流区,所述一重导流区内设有多个第一导流器,且所述多个第一导流器设置于所述干冷区的上方,所述三重混流区设置于所述风筒的下方,并且所述三重混流区内设有多个第二导流器,所述多个第二导流器呈圆形设置于所述风筒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干冷区和湿冷区均设有多个,所述多个干冷区和所述多个湿冷区相互间隔设置,且所述干冷区和所述湿冷区之间通过隔板密封分割。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器为条形块状结构,且所述第一导流器的长度与所述干冷区的长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器的截面为倒三角形或为上底长度大于下底长度的梯形。
进一步地,所述风筒的底部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导流器的环板,所述环板包括竖直的上部、水平的中部和竖直的下部,所述上部连接在所述风筒的底部并且所述上部连接在所述中部的一端,所述下部设置于所述气室内并且所述下部连接在所述中部的另一端,所述中部的上端面连接在气室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第二导流器的一端均连接在所述环板的下部上、另一端均架空在所述气室内,所述第二导流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30°。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流器为条形板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流器的数量设为3-9个,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导流器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40°-120°。
进一步地,所述气室内还设有多个导流杆,所述多个导流杆倾斜地设置在所述气室相对的两侧,所述导流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环板的下部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冷却塔内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气室底部设有用收水器,所述第一导流器设置在所述收水器上。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气室内设置的三个导流区可以使得气室内的干湿空气得到了充分的混合,混合系数高达95%以上,混合更加均匀,消雾效果更好,从而避免冷却塔出气口产生白雾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环板与第二导流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附图中,1为气室,11为一重导流区,12为二重混流区,13为三重混流区,14为导流杆,2为风筒,3为干冷区,4为湿冷区,5为隔板,6为第一导流器,7为收水器,8为第二导流器,9为环板,91为上部,92为中部,93为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80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骤冷塔后冷却器
- 下一篇:顺逆流无填料双曲线冷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