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验证网络压力下数据一致性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37945.8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8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闫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29/08;H04L9/3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刘雪萍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验证 网络 压力 数据一致性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验证网络压力下数据一致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判断测试工具是否安装;
若已安装,进入步骤2;若未安装,下载并安装测试工具;
步骤2.下载待传输文件;
步骤3.设定源节点和目标节点;
步骤4.启动测试工具开始测试;
步骤5.设定传输带宽;
步骤6.在源节点对待传输文件进行编码生成待传输文件编码文件;
步骤7.将待传输文件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生成一次传输文件,并对一次传输文件进行编码;
步骤8.判断待传输文件的编码与一次传输文件的编码是否一致;
步骤9.若待传输文件的编码与一次传输文件的编码一致,则记录传输成功一次,进入步骤10;
若待传输文件的编码与一次传输文件的编码不一致,则记录传输失败一次,返回步骤6;
步骤10.将一次传输文件从目标节点传输到源节点,生成二次传输文件,并对二次传输文件进行编码;
步骤11.判断一次传输文件的编码与二次传输文件的编码是否一致;
步骤12.若一次传输文件的编码与二次传输文件的编码一致,则记录传输成功一次,返回步骤6;
若一次传输文件的编码与二次传输文件的编码不一致,则记录传输失败一次,返回步骤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验证网络压力下数据一致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5中还包括设定测试时间阈值,并开始计时;
步骤8和步骤11的判断数据一致性步骤之前,还包括判断是否超时步骤;
若超过测试时间阈值,判定超时,则测试结束;若不超过测试时间阈值,判定不超时,继续进行下一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验证网络压力下数据一致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测试工具采用iperf测试工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验证网络压力下数据一致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设定传输带宽大于等于网络总带宽的9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验证网络压力下数据一致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和步骤10中,采用MD5编码工具对文件进行MD5编码。
6.一种验证网络压力下数据一致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工具检测模块、测试工具安装模块、待传输文件提供模块、节点设定模块、测试启动模块、传输带宽设定模块、编码模块、文件传输模块、文件判断模块以及传输结果记录模块;
测试工具检测模块,用于判断测试工具是否安装;
测试工具安装模块,用于在测试工具未安装的情况下,下载并安装测试工具;
待传输文件提供模块,用于下载待传输文件;
节点设定模块,用于设定源节点和目标节点;
测试启动模块,用于启动测试工具开始测试;
传输带宽设定模块,用于设定传输带宽;
编码模块,用于对文件进行编码;
文件传输模块,用于实现文件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的传输;
文件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两个文件编码后是否一致;
传输结果记录模块,用于记录传输结果,若传输前后文件的编码一致,则记录传输成功一次,若传输前后文件的编码不一致,则记录传输失败一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验证网络压力下数据一致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超时阈值设定模块和超时判断模块;
超时阈值设定模块,用于设定测试执行时间阈值;
超时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测试是否超时,若超过测试执行时间阈值,设定超时;若不超过测试执行时间阈值,设定不超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验证网络压力下数据一致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测试工具采用iperf测试工具。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验证网络压力下数据一致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传输带宽设定模块,设定的传输带宽大于等于网络总带宽的90%。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验证网络压力下数据一致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编码模块,采用MD5编码工具对文件进行MD5编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794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