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工夹染花版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37601.7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3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月蕊;鲍小龙;鲍文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41F17/38 | 分类号: | B41F17/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魏峯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工 夹染花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工夹染花版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二层分叠式设计,由具有图案的主花版和具有圆孔的副版组成;使用方法如下:将面料置于手工夹染花版之间,然后四周用G型夹将夹染花版固定夹紧,选用染料进行染色。制备方法包括:设计夹染花版图案,将两块透明或半透明耐高温有机玻璃板叠加对齐固定,运用激光电脑刻花机将图案一次刻制完成,得到两块具有对称图案的主花版;将两块不锈铁或不锈钢冲压圆孔,得到两块副版;将主花版用胶水分别黏贴在副版上即得。本发明的夹染花版设计上运用二层分叠式,灵活方便,科学合理,可运用多种染色技法,丰富了夹染的艺术表现力。夹版材料取材方便,易于保存,便于刻制,大大节省了各种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夹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工夹染花版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夹染工艺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纺织品手工印花工艺,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夹染特殊的工艺所带给我们特殊的图案纹样及纹样边口的淡淡晕染韵味,所展现出的艺术效果十分迷人且独具特色。夹染工艺盛行于唐代,衰弱于清末,古代夹染的制作工艺十分原始而复杂,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由于各种原因,工艺技术非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退步,更谈不上创新发展。古时候制作夹染,多采用雕刻精美的花版,成对夹固面料,投入染缸染色。花版的制作要求有适当粗细的平面凹槽流水道,以便染液在花版中间进出流水通畅。有些因要保证图案造型完整的前提下,单独一处无法开平面凹槽则必须开暗处侧斜通道,这使得花版制作工艺难度加大。上述仅为单色夹染的设计,彩色夹染的工艺难度更为复杂,花版制作要根据不同染色区域及染色工艺先后顺序,分别在上下花版上开孔进行流水和阀门设计,但木制花版开孔太多容易造成断裂,因此在历史上运用较少。
传统夹染工艺,因花版及染料性质和染色工艺所限,只能运用浸染工艺完成,费时费力且色牢度不佳,艺术表现手法单一。木制花版大多侧面开槽,制版繁杂且不易保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工夹染花版及其制备方法,新型的夹板设计运用二层分叠式,灵活方便,科学合理,大大节省了各种成本,降底了技术生产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发明的一种手工夹染花版,采用二层分叠式设计,由具有图案的主花版和具有圆孔的副版组成;使用方法如下:将面料置于所述手工夹染花版之间,然后四周用G型夹将夹染花版固定夹紧,选用染料进行染色。
所述主花版的厚度为4~6mm,尺寸为22~52cm*22~52cm。
所述副版的厚度为3~5mm,尺寸比主花版的长和宽各扩充2~5cm。
所述图案的尺寸为22~52cm*22~52cm。
所述图案的风格类似于剪纸图案风格,整体相连,方便制作。
所述圆孔的直径为4~6mm,间距为5~10mm。
所述圆孔是方便夹版染色时注入染料。
所述面料为棉、麻、丝或毛面料。
所述面料为单层、两折或三折。
所述面料具有较好渗透性。
所述染料为直接染料、活性染料或酸性染料。
所述染色为高温染色、低温冷染。
所述染色为浸染、点染、喷刷染、分段染、渐变染、反地处理染色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反地处理染色为在夹版空隙处注入防染糊浆,待糊浆固化定形后,去夹版染色,可得反地的染色花纹。
所述染色为选用染料,直接浸染,染毕拆除夹染花版,经水洗去浮色,固色,晾干,得到染色面料。
所述染色为通过副版圆孔进行点色或刷色,再浸染,染毕拆除夹染花版,经水洗去浮色,固色,晾干,得到染色面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76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化滚筒
- 下一篇:一种产品用印标包装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