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化小型熔盐堆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37574.3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5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于世和;孙强;邹杨;严睿;周翀;赵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21C3/54 | 分类号: | G21C3/54;G21C3/06;G21C15/24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邹玲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小型 熔盐堆 | ||
1.一种一体化小型熔盐堆,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小型熔盐堆的堆本体包括燃料盐(1)、热管(2)、堆芯容器(3)、侧反射层(4)、中子吸收体(5)、控制鼓(6)、包壳(7)和下反射层(8),所述热管(2)和所述堆芯容器(3)一体化设计,所述热管(2)部分插入或全插入所述堆芯容器(3)中,所述燃料盐(1)填充所述堆芯容器(3)的内部,所述堆芯容器(3)与所述燃料盐(1)的液面之间围合形成一空腔(9),所述堆芯容器(3)的外壁围设有所述侧反射层(4),所述侧反射层(4)中设有所述控制鼓(6),所述控制鼓(6)一侧设有所述中子吸收体(5),所述堆芯容器(3)的底部设有所述下反射层(8),所述包壳(7)围设于所述侧反射层(4)和所述下反射层(8)的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小型熔盐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2)插入所述堆芯容器(3)的深度占所述堆芯容器(3)高度的百分比为10%~10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化小型熔盐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2)的根数为10~10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小型熔盐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9)的高度占所述堆芯容器(3)的高度的百分比为5%~2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小型熔盐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盐(1)为高沸点熔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小型熔盐堆,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沸点熔盐为氟盐或氯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小型熔盐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2)、所述堆芯容器(3)、所述包壳(7)的结构材料为高温耐腐蚀耐辐照材料;
和/或,所述热管(2)的工作介质为金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化小型熔盐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2)、所述堆芯容器(3)、所述包壳(7)的结构材料为Mo-Re合金;
和/或,所述热管(2)的工作介质为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小型熔盐堆,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反射层(4)、所述下反射层(8)和所述控制鼓(6)的材料为强中子反射能力材料;
和/或,所述中子吸收体(5)为强中子吸收能力材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化小型熔盐堆,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反射层(4)、所述下反射层(8)和所述控制鼓(6)的材料为氧化铍;
和/或,所述中子吸收体(5)的材料为碳化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757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变堆用包层结构
- 下一篇:一种核反应堆负荷跟踪的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