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流量聚合硫酸铁稳流加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36874.X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6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绿境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江北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聚合 硫酸 铁稳流加药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流量聚合硫酸铁稳流加药装置,包括进料系统、稳流加药系统和回流系统;溢流管、回流管、排污管通过统一管道回流至药剂储池;所述的溢流管、排污管设置于高位储罐上;所述排污管与加药罐底部连接,确保杂物能够排污干净,排污系统设置为自动定时排污装置,减少人力操作。稳流加药系统采用恒压恒流的设计理念,在管道压力恒定、管径、材质不变的情况下,出药流量基本恒定,同时未通过阀门的大幅度闭合来控制流量,实现了无堵塞的作用,特别适用于20‑500L/h的加药场所使用。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流量稳定、不易堵塞管道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液体药剂小流量加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流量聚合硫酸铁稳流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使用多种形式的加药装置。目前大多数采用加药泵动力直接投加的方式进行加药,并通过阀门进行控制流量,阀门开启度越小流量越小。而小流量的加药系统中,一方面采用小管径的加药管道,同时采用阀门进行控制流量,另一方面由于杂质的存在,小管径、小的阀门开启度直接导致的加药管路的经常性堵塞,以致药剂经常出现流量减小、断流情况发生,直接影响了污水处理系统的问题运行。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小流量聚合硫酸铁稳流加药装置,具有结构合理、稳定流量、不堵塞等优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小流量聚合硫酸铁稳流加药装置,包括药剂储存池、加药罐、进料系统和稳流加药系统,所述进料系统包括进料泵底阀、进料管、进料泵和出料管4,所述进料泵底阀位于药剂储存池内,所述出料管与加药罐连通,所述加药罐一侧下端与稳流加药系统连通,所述稳流加药系统包括第一控流阀、压力表和加药管。
优选地,所述加药罐上还设有回流系统,所述回流系统包括溢流管和回流管,所述溢流管与加药罐上端连通,所述回流管与加药管连通,所述回流管上设有第二控流阀。
优选地,所述加药罐的底部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有第三控流阀。
优选地,所述进料管流量Q1、加药管流量Q2、回流管流量Q3、溢流管流量Q4之间的关系为:Q1=Q2+Q3+Q4,并且要求进料管的流量Q1远大于加药管的流量Q2、回流管流量Q3远大于加药管的流量Q2。
优选地,所述加药管的流量Q2为20-500L/h。
优选地,所述加药压力水位H1与加药溢流位H2关系为,H1>H2。
优选地,所述药剂储存池设有隔断,所述进料管的入口和回流管的出口,分别位于药剂储存池隔断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溢流管的液位不低于1/3管充满度。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通过大流量进料泵,使药剂较大的流量进入加药罐中,通过大流量溢流系统,使加药罐中的药剂处于一个稳定的量,及保持加药压力水位H1基本不变,然后通过对第一控流阀和第二控流阀调节,使药剂以一个恒压恒流的方式进行加药,提高了加药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合理、操作简单,通过对调节第一控流阀和第二控流阀来实现药剂的恒压恒流加入,由于在正常情况下,第一控流阀和第二控流阀的开启度很大,直接加药管路无阀门,不会出现堵塞的现象,加药罐底部设有排污管,排污管上设有第三控流阀,能够实现加药罐内药渣的定期排放。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小流量聚合硫酸铁稳流加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泵底阀、2-进料管、3-进料泵、4-出料管、5-加药罐、6-回流管、7-第一控流阀、8-第二控流阀、9-加药管、10-溢流管、11-排污管、12-第三控流阀、13-药剂储存池、14-压力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绿境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绿境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68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