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豆蛋白纤维的印花色浆和印花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36537.0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4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静;孟春丽;许志忠;曹机良;陈艺佳;郭金爱;陆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D06P1/673 | 分类号: | D06P1/673;D06P1/48;D06P1/52;D06P3/04;D06L4/13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真真;张志军 |
地址: | 45119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豆蛋白 纤维 印花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蛋白纤维的印花色浆和印花方法,通过将未漂白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用含有漂白剂和印花原糊的色浆进行印制,再经烘干、汽蒸、水洗、烘干得到以大豆蛋白纤维本身黄色为底色以漂白部位为白色的印花织物,印花色浆中的漂白剂破坏了大豆蛋白纤维的异黄酮色素使印花部位呈白色。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无需印花用染料或涂料等着色剂实现了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的印花加工,印花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的强力指标符合要求,该方法获得了大豆蛋白纤维印花织物,为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的绿色染整加工提供了借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染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蛋白纤维的印花色浆和印花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蛋白纤维属于再生蛋白质纤维,其吸湿性、透气性好,穿着舒适、手感柔软,是制作T恤、内衣和童装的理想面料。但大豆蛋白纤维因异黄酮的存在而导致其白度很低、黄度很高,需要先进行漂白加工再进行染色或印花,且漂白的难度较大,漂白白度难以提高,若需要染色或印制浅色、鲜艳色、荧光色等颜色还需特别高的白度,往往需要多次漂白才能实现,但多次漂白会影响织物的染色性能和强力性能指标。
发明专利CN 1277018C公开了一种大豆蛋白纤维先还原漂白再氧化漂白的方法,该方法可提高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的白度,但需经历两步漂白加工。目前将漂白剂加入到印花色浆中实现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的印花的方法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当前大豆蛋白纤维难以获得高的漂白白度,印花过程中需要使用酸性、活性染料等着色剂水洗过程中废水中含有大量染料的缺点,提供一种利用大豆蛋白纤维本身黄色为底色,通过在印花色浆中加入漂白剂使印花部位获得白色花纹的新型漂白方法,实现未漂白大豆蛋白纤维无染料直接印花的染整加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豆蛋白纤维的印花色浆,所述印花色浆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漂白剂5-30%,漂白助剂1-3%,pH值调节剂1-3%,印花原糊40-70%,余量为水。
所述漂白剂为氧化漂白剂或还原漂白剂,所述氧化漂白剂为双氧水或过碳酸钠;所述还原漂白剂为保险粉或二氧化硫尿。
所述漂白助剂为硅酸钠、磷酸三钠或植酸钠。
所述pH值调节剂为碳酸钠、碳酸氢钠、磷酸三钠、碳酸钾或氢氧化钠。
所述印花原糊为耐氧化剂的糊料PRO、糊料CMS或耐还原剂的糊料PA、糊料PE。
利用所述的大豆蛋白纤维的印花色浆对大豆蛋白纤维印花的方法,步骤如下:将漂白剂、漂白助剂、pH值调节剂、印花原糊和水按重量配比调制成印花色浆,然后将含有漂白剂的粘稠糊印花色浆印制于大豆蛋白纤维织物上,烘燥、汽蒸、水洗、烘干得到大豆蛋白纤维印花织物。
所述大豆蛋白纤维织物未经漂白。
所述印花方法中印花后织物于60-80℃烘燥3-20min,100-140℃汽蒸5-100min。
所得的大豆蛋白纤维印花织物是以大豆蛋白纤维本身黄色为底色、印花部位为白色的印花织物。
所述印花色浆中不含有常用的染料或涂料等着色剂,而含有氧化或还原漂白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大豆蛋白纤维本身黄色为底色,通过在印花色浆中加入漂白剂使印花部位获得白色花纹的新型漂白方法,印花色浆中的漂白剂破坏了大豆蛋白纤维的异黄酮色素使印花部位呈白色,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无需印花用染料或涂料等着色剂实现了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的印花加工,印花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的强力指标符合要求,该方法获得了大豆蛋白纤维印花织物,为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的绿色染整加工提供了借鉴。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工艺简单可行,对原材料、助剂、织物无特殊要求,利用常规印染厂印花设备就可实现规模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程学院,未经河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65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