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缆修复加热膜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6272.4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4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沈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万丰线缆厂 |
主分类号: | H05B3/36 | 分类号: | H05B3/36;H05B3/18;H05B3/03;H05B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缆 修复 加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修复加热膜。
背景技术
线缆在制作过程中,最后一道工序护套时,可能会因为设备故障,原材料杂质,工艺问题等原因造成线缆的护套表面缺陷。例如,线缆的表面出现刻痕、凹坑、鼓包、断胶、脱节、皱褶、包棱、击穿等缺陷,需要对线缆进行修复。
目前线缆修复主要通过电烙铁、塑料焊枪或喷灯修复,这些修复方式都不是适合对大面积的线缆表面进行修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线缆修复加热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膜本体,包括加热层、设置在所述加热层外的保温层、设置在所述加热层内的导热层;
所述加热层包括横向平行设置的多组加热电阻丝;
电源,包括电源负极和电源正极;
所述加热电阻丝包括用于连接电源正极的正极端、用于连接电源负极的负极端;
各组所述加热电阻丝的负极端共地;各组所述加热电阻丝的正极端从所述膜本体的同一端伸出至所述膜本体外;
所述电源负极与所述电源正极电连接;所述电源正极包括正极板、等间距的分布在所述正极板上的正极供电部;
相邻所述正极供电部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所述正极端之间的最小间距。
上述技术方案中,将加热膜绕在所述加热膜固定轴上,从而将线缆包裹在其中。所述电源为将所述加热膜供电,由于所述加热膜的各组加热电阻丝都具有独立的与电源电连接的正极端,因此可以有选择的仅对所述加热膜的部分加热电阻丝导通实现加热,更加安全节能。
作为优选,所述膜本体包括热能反射层,所述热能反射层设于所述加热层和所述保温层之间。提高加热膜的加热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膜本体包括光滑的线缆接触面。
作为优选,所述正极供电部包括导电槽、设置在所述导电槽四周的绝缘槽;所述正极端伸入所述导电槽中与所述正极供电部电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保温层为金属薄膜保温层。
作为优选,所述导热层为石墨烯导热膜保温层。
作为优选,所述热能反射层为设于所述加热层和所述保温层之间的热能反射涂料层。
附图说明
图1为线缆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装有线缆的线缆修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加热膜卷绕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加热膜展开状态侧视图。
图6为加热膜展开状态侧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线缆修复加热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板1、加热膜固定轴2、加热膜3。固定板1用于固定待修复的线缆4。固定板包括线缆孔(图中未示出)和设置在线缆孔位置处的限位件11。其中一个固定板的限位件设有电源负极,另一个固定板的限位件设有电源正极。
加热膜固定轴2,位于相对设置的两个固定板1之间,加热膜固定轴包括连通固定板1的线缆孔的线缆限位槽21。线缆限位槽21中包括用于对线缆5加热的线缆加热部,线缆加热部中设有补料缝211,用于添加线缆护套材料。待修复的线缆4能够经其中一个固定板的线缆孔穿入线缆限位槽21并经另一个所述面板的线缆孔穿出,从而被固定在两个固定板1之间。线缆限位槽21的截面大致为四分之一的圆的扇形结构,用于固定加热膜3。
如图5,加热膜3包括膜本体31,膜本体31为多层材料,其包括加热层311、设置在加热层311外的保温层312、设置在加热层311内的导热层313。保温层312可以为铝、锡等材质的技术薄膜保温层,导热层313可以为石墨烯导热膜保温层。加热层311包括横向平行设置的多组加热电阻丝3111,加热电阻丝3111包括用于连接电源正极的正极端、用于连接电源负极的负极端。各组加热电阻丝的负极端在膜本体中电连接至同一地线。各组加热电阻丝的正极端31111从膜本体31的同一端伸出至膜本体31外。另外,为了提高加热效果,可以在加热层311和保温层312之间设置具有热能反射涂料的热能反射层315。膜本体31的靠近导热层313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用于与线缆接触,以保证其具有光滑的线缆接触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万丰线缆厂,未经湖州万丰线缆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62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