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跨度多联实腹式拱桥拱上填筑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5847.0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1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沈雷;张明磊;马市委;丁剑;苌仕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4/00 | 分类号: | E01D4/00;E01D21/00;E02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2 | 代理人: | 徐金伟 |
地址: | 472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度 多联实腹式 拱桥 拱上填筑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拱桥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跨度多联实腹式拱桥拱上填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年均新建桥梁近2万座。桥梁建设不仅要满足使用性, 更要服从城市规划,在同区域自然景观、功能定位协调基础上,追求桥梁造型美观多样,满 足景观要求。拱桥作为城市景观桥不仅外形美观,与城市建筑完美融合。因拱桥将竖向荷载 在拱脚处转换为水平力,在拱圈内以轴向受压为主,所以拱桥有着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 稳定性好等优点,但拱上填料作为传力层至关重要。桥梁拱上填料常常就地取材,采用砾石、 碎石、粗沙或卵石夹黏土来进行填筑,需分层进行碾压、夯实,工后沉降期达半年,投入使 用后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同时拱上尤其是拱脚部位为不规则形状,结构复杂,空间狭小,机 具无法作业,施工难度较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申请号为CN201210105040.3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使用轻质混凝土作为拱上填料的圬 工拱桥,包括主拱圈、腹拱和拱上填料层,其特征在于:拱上填料层是轻质混凝土填料层, 轻质混凝土填料表观密度为800kg/m3~1750kg/m3;在拱上填料层顶面设有一调平层;所 述的主拱圈与拱上填料层之间还设有一防水层;沿桥横向设有锯缝;在由两两锯缝构成的每 块填料的最低位置处和侧墙的两侧设有渗水管。
所述的防水层采用永凝液或沥青铺设而成。
所述的轻质混凝土填料材料选自无砂大孔混凝土、粉煤灰陶粒混凝土、粘土陶粒混凝土、 页岩陶粒混凝土、浮石或火山渣混凝土、自燃煤矸石混凝土和膨胀矿渣珠混凝土中的一种或 多种。根据主拱圈的受力情况,在不同纵向位置采用不同表观密度的轻质混凝土材料,可以 调整主拱圈的内力情况为最优状态。
该发明专利是针对单跨拱桥所述采取的一种施工方法,通过在所述拱上填料层填充轻质 混凝土进行施工,有效地改善了施工工艺,增加了拱桥的施工强度,但是对于多跨度拱桥的 施工,尤其是拱脚部位不规则、结构复杂、空间狭小、机具无法作业的情况,常规填料不能 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因此现在亟待一种针对多跨度拱桥,尤其是拱脚部位不规则、结构复杂 的拱桥的施工的一种适合的填料以及施工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跨度多联实腹式拱桥拱上填筑施工方 法。利用泡沫泡沫混凝土轻质、初凝前高流动性、固化后的自立性与强度的可调节、低弹抗 震等优良特性满足拱上填筑减荷高强要求,同时随着泡沫混凝土现浇技术的提高,增加其施 工机械化程度,从而实现拱上填筑施工操作简单,质量易于控制,施工速度快,节约工程造 价。
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跨度多联实腹式拱桥拱上填筑施工方法,包括,
(1)制备泡沫混凝土:采用水泥350重量份、发泡剂36重量份、水150重量份、高效 减水剂8重量份和促凝剂11重量份混合后搅拌;
(2)设置现浇设备:
(2.1)在桥址周边交通便利且地基稳定区域浇筑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预埋水泥罐地脚 螺栓及埋件,并采用∟50*50镀锌角钢作为防雷接地极;
(2.2)待基础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100%后,安装上部水泥罐,在所述水泥罐四周设置 防风绳;
(2.3)在所述水泥罐下部的出料口上部50cm处加设一振捣棒;
(3)拱上填筑施工:
(3.1)拱圈和侧墙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成型,拱上填筑作业面为拱圈及侧墙形成的空箱结 构;
(3.2)拱上填筑采用5孔连续填筑的施工方案,
(3.2.1)用红漆在两侧侧墙及中间明显处标示刻度,由底至顶每40cm画一道水平刻度 线,并注明数值,并弹出泡沫混凝土的施工范围;
(3.2.2)从两侧桥台处开始严格按全桥对称、自下而上由拱脚分层上升至拱顶均匀分层 填筑;
(3.2.3)泡沫混凝土浇筑完成7天内进行养护。
进一步的,步骤(1)中,泡沫混凝土密度等级为500~800kg/m3。
进一步的,步骤(1)中,泡沫混凝土密度等级为400kg/m3。
进一步的,步骤(1)中,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0.7MPa。
进一步的,步骤(3.2.2)中,相邻拱圈之间的填筑高差最大为40cm。
进一步的,步骤(3.2.2)中,最上层浇筑厚度50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泡沫混凝土密度小,强度大于常规回填土,整体性、抗冲击性能好,无侧向压力等特 性,桥台处于超固结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58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道路建设的划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大跨径拱桥基础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