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医药熏背部穴位负压手动吸附治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35010.6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94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孟洁;邓寒松;李小婷;汪礼刚;谢开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洁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H33/06;A61H39/06 |
代理公司: | 11496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272111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端 支撑板 加强板 移动杆 气缸 下端 底板 活塞 按压板 固定架 活塞杆 第二限位板 第一限位板 按压杠杆 背部穴位 负压吸附 固定螺柱 上下移动 治疗效果 治疗装置 中医内科 熏蒸 铰接柱 进气箱 吸附盘 底端 负压 吸附 药熏 中药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医药熏背部穴位负压手动吸附治疗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下端之间安装有第一底板,第一底板上端安装有药熏箱,第一支撑板右侧上端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右端安装有引气缸,引气缸内部设有活塞,活塞上端安装有活塞杆,活塞杆上端安装有第一限位板,引气缸右端安装有加强板,加强板中部设有移动杆,移动杆上端安装有第二限位板,加强板下端中部安装有进气箱,移动杆底端安装有按压板,按压板下端两侧安装有固定螺柱,铰接柱上端安装有按压杠杆。本发明,实现着对吸附盘的上下移动,进而满足了中医内科患者中药背部熏蒸负压吸附治疗,增加着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中医药熏背部穴位负压手动吸附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穴位按摩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祖国医学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以按摩为主要施治,用来防病治病的一种手段。穴位按摩具有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激发人的经络之气,以达到通经活络、调整人的机能、祛邪扶正的目的。按摩手法,并不一致,但归纳起来,常用手法可选如下八种:按、摩、推、拿、揉、捏、颤、打等法。应该知道,上述八种手法,不是单纯孤立地使用,常常是几种手法相互配合进行的。
中药外治疗法的分支。中药熏蒸疗法又称为中药蒸煮疗法、中药汽浴疗、药透疗法、热雾疗法等。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被称为“烘雅”。中药熏蒸是以热药蒸汽为治疗因子的化学、物理综合疗法。这种方法最早用于临床的自先秦就有记载,后世不乏其术。到清代,中药熏蒸趋于成熟。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中药熏蒸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均有相应发展,逐渐泛用于休闲保健、康复疗养和临床治疗精神疾病等诸多方面。
中医内科患者在进行治疗作用时,常通过背部颈部的熏蒸来治疗,以往的药物熏蒸作用方法多采用中药热敷带热敷作用的方法,这样不仅贴合效果差,而且在进行背部熏蒸时,不利于背部血液循环,长此以往,增大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药熏背部穴位负压手动吸附治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医药熏背部穴位负压手动吸附治疗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下端之间安装有第一底板,第一底板上端安装有药熏箱,药熏箱内部设有加热装置,所述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下端之间安装有第二底板,第二底板下端安装有伸缩缸,伸缩缸上端安装有伸缩轴,伸缩轴上端安装有升降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右侧上端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右端安装有引气缸,引气缸内部设有活塞,活塞上端安装有活塞杆,活塞杆上端安装有第一限位板,所述引气缸右端安装有加强板,加强板中部设有移动杆,移动杆上端安装有第二限位板,所述加强板下端中部安装有进气箱,进气箱内部的移动杆中部设有进气孔,所述移动杆底端安装有按压板,按压板下端两侧安装有固定螺柱,固定螺柱下端连接有固定螺套,固定螺套下端安装有吸附盘,所述加强板上端右侧安装有铰接柱,铰接柱上端安装有按压杠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药熏箱左侧上端安装有投药斗,药熏箱下端中部安装有出渣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按压杠杆左端套有防滑套,按压杠杆下端左侧设有与第一限位板相互配合的第一凸点,按压杠杆下端右侧设有与第二限位板相互配合的第二凸点,所述按压杠杆右端设有与铰接柱相互配合的铰接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板与引气缸之间的活塞杆外侧套有复位弹簧,所述第二限位板与加强板之间的移动杆外侧也套有复位弹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气缸底端与药熏箱之间连接有进气管,引气缸底端与进气箱之间连接有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中部均设有单向阀。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板右侧中部与第三支撑板左侧中部均设有燕尾槽,所述升降板左右两端设有与燕尾槽相互配合的梯形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洁,未经孟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50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入式医疗装置的姿态提示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一种切料机的安全下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