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镇静安神的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4777.7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0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蒋海琳;王富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海琳;王富春 |
主分类号: | A61K36/744 | 分类号: | A61K36/744;A61P25/2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100 | 代理人: | 白冬冬 |
地址: | 13006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镇静 安神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在社会节奏加快、竞争加剧的今天,失眠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我国每年有超过1/3的成年人遭受失眠困扰。失眠可引起患者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并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失眠与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日渐增多有关,同时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事故、旷工等,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因此,失眠的治疗不容忽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中药理论,主要以镇静安神为主的一种镇静安神的药物。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重量份组成为:
远志70~80茯苓140~160 首乌藤70~80 酸枣仁140~160
合欢皮70~80白芍70~80 当归140~160 黄芪140~160
炙甘草70~80白胡椒70~80 女贞子140~160 焦栀子140~160 。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重量组成为:远志75g、茯苓150g、首乌藤75g、酸枣仁150g、合欢皮75g、白芍75g、当归150g、黄芪150g、炙甘草75g、白胡椒75g、女贞子150 g、焦栀子150g。
本发明具有易吸收、疗效发挥迅速、制备简单等特点,与传统中药饮片相比,携带方便,便于服用,是中医临床最常用的一种剂型。目前尚无上市的以“镇静安神”为主的中药颗粒制剂,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少,具有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特点,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市场上无同类品种,市场潜力大,开发成制剂后,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吸湿平衡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制剂处方共有“十二种”中药,功能“镇静安神、益气养血”(治疗失眠),剂型“颗粒剂”。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重量份组成为:
远志70~80茯苓140~160 首乌藤70~80 酸枣仁140~160
合欢皮70~80白芍70~80 当归140~160 黄芪140~160
炙甘草70~80白胡椒70~80 女贞子140~160 焦栀子140~160 。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重量组成为:远志75g、茯苓150g、首乌藤75g、酸枣仁150g、合欢皮75g、白芍75g、当归150g、黄芪150g、炙甘草75g、白胡椒75g、女贞子150 g、焦栀子150g。
制法:
以上十二味,分别加入6、4、4倍量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80℃),加微粉硅胶、可溶性淀粉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实施例1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重量份组成为:
远志70茯苓140首乌藤70酸枣仁140
合欢皮70白芍70 当归140 黄芪140
炙甘草70白胡椒70 女贞子140 焦栀子140 ;
制备方法同上。
实施例2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重量份组成为:
远志75茯苓150首乌藤75酸枣仁150
合欢皮75白芍75 当归150 黄芪150
炙甘草75白胡椒75 女贞子150 焦栀子150;
制备方法同上。
实施例3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重量份组成为:
远志80茯苓160首乌藤80酸枣仁160
合欢皮80白芍80 当归160 黄芪160
炙甘草80白胡椒80 女贞子160 焦栀子160 ;
制备方法同上。
实施例4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重量组成为:远志75g、茯苓150g、首乌藤75g、酸枣仁150g、合欢皮75g、白芍75g、当归150g、黄芪150g、炙甘草75g、白胡椒75g、女贞子150 g、焦栀子150g;
制备方法同上。
本方证为阴阳失和,阳不入阴所致。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逸失调致脾虚气弱,运化不健,气血生化乏源,不能生奉于心,以致心神失养而失眠。此病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治之既要镇静安神,又需益气养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海琳;王富春,未经蒋海琳;王富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47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