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硅氧烷的被动调Q光纤激光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133418.X | 申请日: | 2017-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7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 发明(设计)人: | 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S3/11 | 分类号: | H01S3/11;H01S3/06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硅氧烷 光纤激光器 被动调Q 掺铒光纤放大器 光电子技术领域 可饱和吸收体 偏振控制器 光纤通信 光隔离器 耦合器 | ||
一种基于硅氧烷的被动调Q光纤激光器,属于光纤通信和光电子技术领域,由掺铒光纤放大器、20∶80耦合器、光隔离器、偏振控制器、硅氧烷可饱和吸收体组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纤通信和光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硅氧烷的被动调Q光纤激光器。
背景技术
随着激光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应用要求的增加,可集成、高功率、高效率、高稳定性、高光束质量和长寿命的激光器是激光领域发展的方向。超短脉冲激光器技术是近代科学最重要前沿之一,近几十年来,科学家对如何获得超短脉冲激光器已有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日前比较常用的技术是利用饱和吸收体来实现被动调Q技术。其中,饱和吸收体附着在腔内,当光脉冲通过饱和吸收体时,由于光脉冲边缘部分的损耗大于光脉冲中心波长部分的损耗,使得光脉冲在通过饱和吸收体的过程中被窄化。饱和吸收体被动调Q的主要优点就是激光器结构简单,脉冲稳定。
有机染料最早被使用在谐振腔内作为可饱和吸收体,获得了锁模脉冲,但是有机染料热稳定性差、易退化,导致其输出的锁模脉冲极不稳定,并且通常有毒性,见光易分解等。因此染料可饱和吸收体逐渐被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SESAM)替代,1996年U.Keller课题组将SESAM应用到固体激光器中产生了从飞秒量级到纳秒量级的锁模脉冲,SESAM作为可饱和吸收体具有稳定性高、可靠性好等优点,但其可饱和吸收带宽有限、易损伤;2008年F.Wang等人应用单壁碳纳米管实现了孤子锁模,但其可饱和吸收特性与管径和手性有关,可饱和吸收带宽有限;过渡金属硫化物也可以作为可饱和吸收体,它有高达20%的共振吸收响应,然而,由于它的带隙很宽(体结构约1eV,单层二硫化钼2eV),因此该材料的光响应波段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而在实际光学应用中,一个很重要的波段是1550nm通讯波段(对应0.8eV光子能量),显然,过渡金属硫化物并不太适合于通讯波段的光学应用,石墨烯具有超宽波段(包括通讯波段)吸收、超快动力学响应和强光学非线性的特性,在激光脉冲产生和调制领域已经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单层石墨烯较弱的光吸收(2.3%吸收率)会导致该材料的绝对调制深度很低(1%左右),而现有技术实现制备多层高质量的石墨烯工艺难度大,制备过程中,往往存在膜层分布不均匀导致非饱和损耗增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均限制石墨烯在特定波段的光学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硅氧烷的被动调Q光纤激光器,由掺铒光纤放大器、20∶80耦合器、光隔离器、偏振控制器、硅氧烷可饱和吸收体组成;其中20∶80耦合器有a、b、c三个端口,其余器件均有两个端口。掺铒光纤放大器的输出端与20∶80耦合器的公共端a端口连接,20∶80耦合器的b端口(80%端口)与光隔离器的输入端相连,20∶80耦合器的c端口(20%端口)是激光器的输出端口,光隔离器的输出端与偏振控制器的一端相连,偏振控制器的另一端与硅氧烷可饱和吸收体的输一端相连,硅氧烷可饱和吸收体的另一端与掺铒光纤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硅氧烷可饱和吸收体由二甲基硅氧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1)溶液(溶剂为异丙醇)涂于光纤端面晾干制成。
本发明的优点是:
一、本发明一种基于硅氧烷的被动调Q光纤激光器,结构紧凑,成本低。
二、本发明的基于硅氧烷的可饱和吸收体,结构稳定,能够在常温下稳定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硅氧烷的被动调Q光纤激光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掺铒光纤放大器 2、20∶80耦合器 3、光隔离器 4、偏振控制器 5、硅氧烷可饱和吸收体。
具体实施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34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