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肛肠疾病的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3228.8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5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宁;周晓丽;刘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4 | 分类号: | A61K36/8964;A61K36/90;A61P1/00;A61K35/58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陈玄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肛肠 疾病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肛肠疾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肛肠疾病是当今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俗话说“十人九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活动量却越来越少,再加上久坐,使体内的热量不能完全释放,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胃肠道疾病,脱、痔、瘘、痛的居多。一旦患上此病,病人坐卧不安,又有难言之隐。目前,治疗此种疾病的途径有拴剂、中成药、西药和手术治疗,但这些方法都不能根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治疗肛肠疾病的药物,该药物疗效明显,不存在任何毒副作用,也不会出现药物依赖,安全,成本低廉,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适于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肛肠疾病的药物,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柏10-20、知母8-20份、人参10-20份、乌梢蛇3-15份、地丁3-10份、秦艽5-15份、红花10-20份、三七5-15份、土茯苓8-20份、甘草5-15份、陈皮5-15份、连翘5-20份和透骨草5-15份。
根据上述的治疗肛肠疾病的药物,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柏10-15、知母16-20份、人参10-15份、乌梢蛇8-15份、地丁3-7份、秦艽5-9份、红花15-20份、三七5-10份、土茯苓12-20份、甘草5-13份、陈皮9-15份、连翘5-12份和透骨草10-15份。
根据上述的治疗肛肠疾病的药物,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柏15-20、知母8-16份、人参15-20份、乌梢蛇3-8份、地丁7-10份、秦艽9-15份、红花10-15份、三七10-15份、土茯苓8-12份、甘草13-15份、陈皮5-9份、连翘12-20份和透骨草5-10份。
根据上述的治疗肛肠疾病的药物,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柏12、知母15份、人参15份、乌梢蛇5份、地丁6份、秦艽10份、红花15份、三七6份、土茯苓12份、甘草8份、陈皮8份、连翘10份和透骨草8份。
根据上述的治疗肛肠疾病的药物,所述的药物按照常规制备技术制备成内服颗粒剂、散剂或胶囊。
本发明所用的各药物组分的药性药理如下:
黄柏:性味归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化学成分:含小檗碱等,具有抗菌谱广,体外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均具抑菌作用。
知母:味 苦,性寒。入肺、胃、肾经。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人参:味甘、微苦,性温、平。归脾、肺经、心经。补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
乌梢蛇:味甘;性平;归肝、肺、脾经。能够祛风湿,通经络,止痉。主治:风湿顽痹,肌肤麻木,筋脉拘挛,肢体瘫痪,破伤风,麻风,风疹疥癣。
地丁:性寒,味苦,小毒;入心、脾经。功效清热解毒。治温病高热烦躁,流感,传染性肝炎,肾炎,瘰疬,腮腺炎,疔疮及其它化脓性感染。
秦艽:味辛、苦,性微寒;入胃、肝、胆经。功效主治:本品具有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等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等证。
红花:味辛、性微寒;入心、肝二经。功效主治:1、活血行淤:本品辛以行散,入心肝血分,善祛淤阻、泄血滞,为行血化淤要药。可治淤阻滞,血行不畅所致的痛经,经毕、产后淤阻腹痛、损伤淤肿等证。2、消肿散结:血热毒盛、客于肌表,发为痈疮肿痛。本品有活血散肿,清热解毒之力,可治痘疮不出、痈疮肿,常配伍紫草、犀角、连翘、当归等清热解毒,活血化淤。
三七:性温,味辛;入肝、胃、大肠经。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功效。止血,散瘀,消肿,定痛。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癥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归肝、胃经。功效与主治: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病,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甘草:味甘;性平;归脾、胃、心、肺经。能够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痈疮肿毒,小儿胎毒以及药物、食物中毒。炙用主治:脾胃虚弱,倦态食少,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心悸,脏躁,肺痿咳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未经河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32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