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磷烯作为负极材料的电池性能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31930.0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2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谭心;刘尧尧;李璇;方桂花;郝雪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378 | 分类号: | G01R31/378;G01R31/367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01401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为 负极 材料 电池 性能 预测 方法 | ||
1.一种电池性能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模型构建:确定电池负极材料的结构及相关稳定结构数据,确定碱金属原子在负极材料表面的不同吸附位;
理论计算:进行碱金属原子在负极材料表面的吸附计算和迁移计算;
结果分析:根据吸附计算结果,获得不同吸附位的吸附高度、吸附能和体系形变;根据迁移计算结果,获得各个过渡态的迁移激活能和各迁移路径的迁移激活能;
电池性能预测:根据碱金属原子在负极材料表面的吸附能,并与碱金属原子自身结合能比较,得到电池的安全性数据;根据负极材料吸附碱金属原子后体系的形变,得到电池的循环寿命数据;根据碱金属原子在负极材料表面的迁移路径的迁移激活能,得到电池的功率密度数据;
所述负极材料选用磷烯;所述磷烯是由磷原子组成的蜂窝状晶体结构,由上、下两个半层磷原子组成的,上下层间距为选取晶格常数
在周期性边界条件的情况下,计算采用的衬底为3×3磷烯超胞,内含36个P原子,定义x轴与y轴位于磷烯平面内,z轴垂直于磷烯表面,z轴方向取的真空层,从而忽略磷烯之间与碱金属原子之间的作用力;
所述碱金属原子包括锂原子、钠原子和钾原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性能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碱金属原子在所述磷烯表面吸附时存在的高对称位包括:心位、桥位和顶位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性能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理论计算中,对离子实和价电子的相互作用采用缀加平面波方法来描述,交换关联泛函采用局域密度泛函中的PBE方法,参数设置是平面波截断能为350eV,离子步的能量收敛标准为以Monkhorst-Pack方法产生k点,计算时k点设置为5×5×1,迭代过程能量收敛标准1×10-4eV;迁移计算采用NEB算法。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性能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型构建采用MS软件,计算软件采用VASP软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未经内蒙古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19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