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优化阻挡杂质带探测器工作温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31881.0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3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东;王兵兵;陈雨璐;张传胜;张皓星;周德亮;侯丽伟;俞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31/09 | 分类号: | H01L31/09;H01L31/18;H01L31/02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庄文莉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测器 杂质带 阻挡 黑体 背景电流 响应电流 正电极 优化 工作温度变化 击穿电压 结果设置 曲线确定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恒温器 封装 制备 测量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优化阻挡杂质带探测器工作温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阻挡杂质带探测器封装至恒温器中;测得不同工作温度下阻挡杂质带探测器的背景电流IBG随正电极偏压U变化的曲线,并确定探测器的击穿电压UBD;获取背景电流IBG随阻挡杂质带探测器的工作温度T变化的曲线IBG(T);测量得到不同工作温度下阻挡杂质带探测器的黑体响应电流IBB随正电极偏压U变化的曲线;获取黑体响应电流IBB随阻挡杂质带探测器工作温度T变化的曲线IBB(T);根据探测器优值因子随探测器工作温度变化的曲线确定最佳工作温度。本发明对制备的阻挡杂质带探测器进行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得到最佳工作温度,进而根据优化后的结果设置阻挡杂质带探测器的工作温度,性能将具有最优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光电探测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优化阻挡杂质带探测器工作温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太赫兹辐射通常是指光子频率介于0.3到10THz之间的电磁波,它在广阔的电磁波谱中位于微波与红外之间。太赫兹波具有穿透性强、安全性好、分辨率高等优良特性,近年来,由于太赫兹技术的兴起,其重要性及应用价值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当前,太赫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成像及光谱探测领域,尤其在安全检查、无损探伤、成分鉴定、大气监测及天文观测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纵观历史,太赫兹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停滞发展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当时缺乏性能良好的太赫兹探测器,因此严重制约了其在成像及光谱探测领域的应用。后来,由于材料及加工技术的突飞猛进,太赫兹探测器的性能取得了一定突破,并由此带来了太赫兹技术领域的蓬勃发展。当前,研制高性能探测器仍然是推动太赫兹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核心动力。
阻挡杂质带(BIB)探测器是一种新型的太赫兹探测器,与其它太赫兹探测器相比,它具有灵敏度高、阵列规模大、响应谱段宽等优势。BIB探测器可以基于不同的材料体系(包括:硅、锗及砷化镓)得以实现。其中,硅基BIB探测器具有6THz的截止频率,是目前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BIB探测器。由于锗材料中浅杂质能级的束缚能普遍低于硅材料中的情况,锗基BIB探测器的截止频率可达1.4THz。砷化镓基BIB探测器可以进一步延伸截止频率至0.7THz,因此在安全检查、毒品监测等安防领域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
BIB探测器需要工作于液氦温区,通常将其封装于恒温器中,通过恒温器的温控装置调节探测器的工作温度。BIB探测器的性能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通常存在一个最佳工作温度,可以使得BIB探测器性能达到最优,即对信号具有较高响应率的同时对噪声也具有较低的谱密度。因此,获取最佳工作温度对于BIB探测器的应用至关重要。为了获取最佳工作温度,现有技术是将BIB探测器搭建成演示系统(包括:光学系统、扫描机构等),通过人工观察演示效果与工作温度的关系来确定探测器的最佳工作温度,该方法具有搭建成本高、调试周期长、随机误差大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优化阻挡杂质带探测器工作温度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优化阻挡杂质带探测器工作温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备阻挡杂质带探测器;
步骤2,将阻挡杂质带探测器封装至恒温器中;
步骤3,测得不同工作温度下阻挡杂质带探测器的背景电流IBG随正电极偏压U变化的曲线,并确定探测器的击穿电压UBD;其中
背景电流IBG为300K室温背景辐照下通过阻挡杂质带探测器的直流量,击穿电压UBD为背景电流出现激增时的正电极偏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未经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18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