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计算机的散热机箱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1790.7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8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宇艳;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1/20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6 | 代理人: | 赵凯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计算机 散热 机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硬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计算机的散热机箱。
背景技术
计算机的应用在中国越来越普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计算机用户的数量不断攀升,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互联网、通信、多媒体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996年至2009年,计算机用户数量从原来的630万增长至6710万台,联网计算机台数由原来的2.9万台上升至5940万台。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3.16亿,无线互联网有6.7亿移动用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达1.17亿,为全球第一位。
目前计算机机箱是计算机非常重要的硬件之一,机箱在使用的过程中,机箱都具有散热的功能,现有的机箱在散热时基本上都是采用风扇的方式进行散热,风扇在吹动时,容易让空气中的灰尘进行飘散,从而让灰尘会沉积在机箱内,从而就影响到机箱在散热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计算机的散热机箱,解决了散热时能够去除灰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计算机的散热机箱,包括机箱本体,所述机箱本体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口,所述机箱本体内壁的顶部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两侧均连接有软管,所述机箱本体内腔的下侧连接有凹形板,所述凹形板的底部等距离开设有漏水孔,所述凹形板的内侧设置有吸水海绵,所述凹形板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凹形板顶部的两侧均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顶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内部的两侧均插接有通管,所述通管的顶部连接有管道接头,所述挡板内部的两侧均插接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的底部贯穿挡板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所述机箱本体内壁的两侧均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壁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正面与背面均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导热管的顶部贯穿通口并延伸至机箱本体顶部的外侧,所述导热管一侧的顶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导热管的一端通过接头与软管活动连接,所述导热管一侧的底部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远离导热管的一端与管道接头连接。
所述机箱本体内腔的底部连接有导水罩,所述导水罩内腔的底部安装有微型水泵,所述微型水泵的出口连接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远离微型水泵的一端与储水箱连通。
优选的,所述储水箱的顶部连通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封盖。
优选的,所述机箱本体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导水罩的顶部与凹形板的底部连接,且导水罩为梯形罩。
优选的,所述挡板位于凹形板的顶部,且挡板的两侧与机箱本体的内壁搭接。
优选的,所述导热管的顶部连接有拉手。
优选的,所述导热管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导热管位于挡板顶部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通管的数量为两个,且通管的底部贯穿挡板并延伸至凹形板的内侧。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计算机的散热机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安装槽、导热管、储水箱、凹形板和吸水海绵的配合使用,使得计算机机箱在进行散热时,储水箱内的水分能够通过软管流到导热管中,从而让导热管配合配合水分吸收机箱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当水分流到凹形板的吸水海绵上时,由于水分会对空气中的粉尘产生的吸附的效果,使得散热时能够将粉尘集中在吸水海绵上,从而保证了机箱在散热时的实用性。
(2)、本发明通过导水罩、微型水泵和导水管的配合使用,使得吸水海绵在过多的吸收水分后,水分会流到导水罩内,从而让微型水泵能够将水分通过导水管流到储水箱内进行循环利用。
(3)、本发明通过安装槽、滑槽、滑块、导热管和通口的配合使用,使得将导热管连接的其他管道进行拆除后,安装槽内的导热管能够通过滑槽内的滑块从机箱本体的通口上移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导热管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17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内科多功能输液管固线装置
- 下一篇:新型输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