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将人员定位与BIM结合的运营维护管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131758.9 | 申请日: | 2017-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3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 发明(设计)人: | 蒋森林;徐小平;严旌毓;张道勇;许再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50/08 | 分类号: | G06Q50/08;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唐正玉;刘琳 |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运营维护 第三方 路径导航 人员定位 数据库 读取 定位接收器 建筑物内部 调用接口 工作效率 蓝牙发射 连续定位 模型呈现 模型数据 设备维修 设计阶段 施工阶段 位置标记 运营成本 运营管理 吊顶 轻量化 移动端 蓝牙 运维 存储 修正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人员定位与BIM结合的运营维护管理方法,所述方法步骤:1)对设计阶段及施工阶段的BIM模型进行修正,形成运维阶段BIM模型;2)根据建筑运营管理阶段实际需要,将BIM模型内所有构件进行编码;3)将BIM模型数据经过轻量化处理后存储于数据库,第三方运营维护软件通过调用接口读取数据库,实时将所述BIM模型呈现;4)在建筑物内部布置蓝牙感应定位接收器;5)用户手持装有第三方运营维护软件和具有蓝牙发射功能的移动端,得到用户的当前位置;6)第三方运营维护软件将用户的当前位置标记于呈现的BIM模型中,用于连续定位或者路径导航。本发明可以实现吊顶内设备维修的路径导航,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计算机技术领域和建筑运营维护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将人员定位与BIM结合的运营维护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BIM(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建立起三维的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目前,BIM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普遍得到发展,通过BIM技术,建立健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开发集成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提高建筑行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随着BIM在国内建筑施工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投入更大的精力在建筑施工模型上,而这部分工作成果——建筑信息模型却很难应用于运营管理期,致使前期成果浪费。
在我国,基于目前的现状,建筑信息模型主要是用于设计和施工阶段,受制于模型庞大的体量以及较高的操作门槛,因此BIM未能在建筑运营管理期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基层的物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在模型的阅读方面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将人员定位与建筑运营维护阶段BIM结合的运营维护管理方法,使用该方法,在运营管理阶段的物业管理人员可以轻松的将自己身处的位置信息定位到模型中,大大降低模型的阅读难度,同时基于此项功能,也可以实现吊顶内设备维修的路径导航,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及的将人员定位与BIM结合的运营维护管理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设计阶段及施工阶段的BIM模型进行修正,使所述BIM模型与建筑现场实际一一对应,形成运维阶段BIM模型;
2)根据建筑运营管理阶段实际需要,将所述BIM模型内所有构件进行编码;
3)将所述BIM模型数据经过轻量化处理后存储于数据库,向第三方运营维护软件提供查询服务接口,所述第三方运营维护软件通过调用接口读取数据库,实时将所述BIM模型呈现;
4)在建筑物内部布置蓝牙感应定位接收器;
5)用户手持装有第三方运营维护软件和具有蓝牙发射功能的移动端,所述移动端侦测到蓝牙感应定位接收器的场强信息,计算得到用户的当前位置;
6)所述第三方运营维护软件将用户的当前位置标记于呈现的BIM模型中,用于连续定位或者路径导航。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将所述BIM模型内所有构件编码的过程包括:
21)根据物业管理需要,将运维阶段模型中所有构件进行依次编码,形成用于指代每个构件所属系统、类别和类型的第一编码;
22)根据建筑后期运营维护管理需求,将需要一一对应管理的设备、附件进行无序编码,形成用于指代同一类型下不同设备或附件的第二编码,并将所述第二编码附于相应CAD图中相应的设备或附件上。
优选地,所述步骤1)的具体步骤包括:
11)根据设计阶段的建筑工程图纸构建三维建筑模型;
12)根据施工阶段的实际情况对所述三维建筑模型进行修改,生成施工阶段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17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电设备发电量的获取方法、设备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管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