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节串联锂电池均衡充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1334.2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4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齐云;李宗厚;丁强;黄汉威;侯润保;戴国群;于萌;葛方昕;苏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电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联 锂电池 均衡 充电 装置 | ||
1.一种多节串联锂电池均衡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有CPU电路(2),所述CPU电路(2)连接有恒流恒压电路(3)、用于对多节串联锂电池均衡充电的均衡充电电路(4)以及用于检测锂电池电压的锂电池电压检测电路(5),所述恒流恒压电路(3)与均衡充电电路(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节串联锂电池均衡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恒压电路(3)包括有光电耦合器IC1和三极管Q7,光电耦合器IC1正极端通过电阻R10分别与二极管D1负极端、电容器C11正极端、电阻R11一端、锂电池电压检测电路(5)、均衡充电电路(4)连接,光电耦合器IC1负极端与三极管Q7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7基极通过电阻R14与CPU电路(2)连接,三极管Q7发射极接地,二极管D1正极端与电源连接,电容C11负极端接地,电阻R11另一端分别与CPU电路(2)、电阻R12一端连接,电阻R12另一端接地,电阻R13一端与CPU电路(2)连接,电阻R13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节串联锂电池均衡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充电电路(4)包括有场效应管Q1、场效应管Q2、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Q4、场效应管Q5和场效应管Q6,场效应管Q1栅极分别与电阻R4一端、CPU电路(2)连接,场效应管Q2栅极分别与电阻R5一端、CPU电路(2)连接,场效应管Q3栅极分别与电阻R6一端、CPU电路(2)连接,场效应管Q4栅极分别与电阻R7一端、CPU电路(2)连接,场效应管Q5栅极分别与电阻R8一端、CPU电路(2)连接,场效应管Q6栅极分别与电阻R10一端、CPU电路(2)连接,场效应管Q1源极、场效应管Q2漏极、场效应管Q3源极、场效应管Q4漏极、场效应管Q5源极、场效应管Q6漏极分别与锂电池连接,场效应管Q1漏极、场效应管Q2源极、场效应管Q3漏极、场效应管Q4源极、场效应管Q5漏极、场效应管Q6源极、电阻R4另一端、电阻R5另一端、电阻R6另一端、电阻R7另一端、电阻R8另一端、电阻R9另一端分别与CPU电路(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节串联锂电池均衡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电压检测电路(5)包括有运算放大器IC4,运算放大器IC4引脚①分别与运算放大器IC4引脚②、CPU电路(2)连接,运算放大器IC4引脚③分别与电阻R1一端、电阻R2一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与恒流恒压电路(3)连接,电阻R2另一端与均衡充电电路(4)连接,运算放大器IC4引脚④接地,运算放大器IC4引脚⑧与电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电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电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13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