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镀膜机快速无尘进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0825.5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1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秦文锋;黄兰英;粟婷;陈路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创科科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00 | 分类号: | C23C14/00;C23C16/455;G02B1/1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4327 | 代理人: | 杨连华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镀膜 快速 无尘进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镀膜机设备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镀膜机快速无尘进气装置。
背景技术
镀膜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材料表面镀上一层透明的电解质膜,或镀一层金属膜,目的是改变材料表面的反射和透射特性。在可见光和红外线波段范围内,大多数金属的反射率都可达到78%~98%,但不可高于98%。无论是对于CO2激光,采用铜、钼、硅、锗等来制作反射镜,采用锗、砷化镓、硒化锌作为输出窗口和透射光学元件材料,还是对于YAG激光采用普通光学玻璃作为反射镜、输出镜和透射光学元件材料,都不能达到全反射镜的99%以上要求。不同应用时输出镜有不同透过率的要求,因此必须采用光学镀膜方法。光学镀膜机在使用时需要向其中注入空气,目前我国使用的光学镀膜机都是直接将空气送入光学镀膜机内部,这种充气方式容易导致灰尘在光学镀膜机内部聚集,光学镀膜机在长时间运行后会因灰尘摩擦而损坏,造成大量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光学镀膜机快速无尘进气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光学镀膜机快速无尘进气装置,包括装置排水管、排水管阀门、装置储水箱、装置进气孔、干燥电热丝、气体加压泵、气压调节阀,所述装置排水管上方设置有所述排水管阀门,所述排水管阀门上方设置有所述装置储水箱,所述装置储水箱上方设置有所述装置进气孔,所述装置进气孔上方安装有气体干燥室,所述气体干燥室上方安装有所述干燥电热丝,所述干燥电热丝上方安装有所述气体加压泵,所述气体加压泵上方安装有所述气压调节阀,所述气压调节阀下方安装有二次净化室,所述二次净化室下方安装有镀膜机进气孔,所述镀膜机进气孔下方安装有离心抽水泵,所述离心抽水泵下方安装有操作控制箱,所述操作控制箱下方安装有液晶显示屏。
本实施例中,所述气体干燥室包含聚四氟乙烯滤膜、气体散热层、温度感应器、温度调节器、散热风机,所述聚四氟乙烯滤膜下方安装有气体散热层,所述气体散热层下方安装有所述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下方安装有所述温度调节器,所述温度调节器下方安装有所述散热风机。
本实施例中,所述二次净化室包含活性炭吸收层、清洁度感应器、气体运输管、密封垫片、微型控制器、闪存储存卡、蜂鸣警报器,所述活性炭吸收层下方安装有所述清洁度感应器,所述清洁度感应器下方安装有所述气体运输管,所述气体运输管下方安装有所述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下方安装有所述微型控制器,所述微型控制器下方安装有所述闪存储存卡,所述闪存储存卡上方安装有所述蜂鸣警报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排水管与所述排水管阀门连接,所述装置储水箱与所述装置进气孔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气体干燥室与所述干燥电热丝连接,所述气体加压泵与所述气压调节阀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二次净化室与所述镀膜机进气孔连接,所述离心抽水泵与所述操作控制箱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排水管由合金钢压制而成,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厚度为5mm。
本实施例中,所述镀膜机进气孔设置在光学镀膜机顶部,所述装置进气孔可以通气与通水。
本实施例中,所述聚四氟乙烯滤膜与所述气体散热层连接,所述温度感应器与所述温度调节器连接,所述温度调节器与所述散热风机之间通过导线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洁度感应器与所述活性炭吸收层连接,所述活性炭吸收层设置在所述气体运输管中间部位,所述密封垫片设置在所述气体运输管端部,所述微型控制器与所述闪存储存卡连接,所述蜂鸣警报器设置在所述操作控制箱底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对注入光学镀膜机内部的气体进行有效过滤,延长了镀膜机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光学镀膜机快速无尘进气装置的主视结构简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光学镀膜机快速无尘进气装置的操作控制箱外观结构简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光学镀膜机快速无尘进气装置的气体干燥室主视结构简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光学镀膜机快速无尘进气装置的二次净化室主视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创科科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创科科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08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缝钢管穿孔顶头表面渗层工艺
- 下一篇:高精密支撑掩膜版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