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进风、下出风的除尘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130307.3 | 申请日: | 2017-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2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 发明(设计)人: | 郑翔;姚伟国;林洪柱;李建;赵新新;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兆和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空研冷暖设备安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46/24;B01D46/46;B01D46/48 |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胡景波 |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进 下出风 除尘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厂房除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进风、下出风的除尘方法。主要技术方案如下:污染空气在风机的作用下,自除尘设备壳体上部的进风口进入,经过滤筒过滤作用,自除尘设备壳体下部的送风口排出,所述的风机位于滤筒的下方。所述的污染空气在除尘设备壳体内的流向为自上而下的方向。污染空气中的粉尘经过滤筒的过滤作用,附着在滤筒的表面导致滤筒内外压差大,当控制系统感应到压差达到设定值,自动启动反吹气包。本发明最大特点是投资小、占用空间小、设计布置灵活、运行节能、安装简便;本发明还可以以集群的形式安装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进风、下出风的除尘方法,属于厂房除尘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金属焊接工序必不可少,而在金属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金属氧化物粉尘和有害烟气,不但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严重危害工人的身心健康。随着金属焊接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的焊接厂房不仅有了职业健康的通风要求也有了恒温恒湿的工艺要求。而不断产生呼吸性粉尘气溶胶的环境通风需求与恒温恒湿封闭空间需求的矛盾是有污染物空气调节的控制难点,通常的做法是在厂房外部装设大型除尘机组及空调机组,需要大功率风机和制冷机组作为动力源及制冷源,同时也需要装设大量的风管和水管系统,存在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投资大,不利于节能环保等缺点。另外,现有技术中的除尘设备本身除尘运行过程中,由于污染空气在除尘设备内的流向受到内部设备的阻力,气体流向不畅,造成设备耗电量大,申请号为2011203627736的烟尘净化器,其过滤时污染气体从净化器一侧进入,经过滤筒过滤从下部送风口排出,其气体走向经过2次弯折,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耗能大、除尘效果差、使用不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进风、下出风的除尘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上进风、下出风的除尘方法,污染空气在风机的作用下,自除尘设备壳体上部的进风口进入,经过滤筒过滤作用,自除尘设备壳体下部的送风口排出,所述的风机位于滤筒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的污染空气在除尘设备壳体内的流向为自上而下的方向。
进一步的,污染空气中的粉尘经过滤筒的过滤作用,附着在滤筒的表面导致滤筒内外压差大,当控制系统感应到压差达到设定值,自动启动反吹气包,所述的反吹气包中储存压缩气体,压缩气体自反吹管的喷射口喷出,流经具有文丘里效应的汇流引射管时大量气体引设进入汇流引射管并加速扩散到滤筒内,滤筒表面的粉尘在气流作用下脱落进入接灰槽,过滤后的洁净空气经送风口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的除尘设备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包括污染物气体通道、滤筒和洁净气体通道,所述壳体上部设有进风口,下部设有送风口;所述滤筒设置在进风口的里侧,滤筒的出口连接到洁净气体通道,洁净气体通道的末端连接到送风口。是壳体与滤筒、洁净气体通道之间的通道。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洁净气体通道内设置有反吹系统及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的滤筒与洁净气体通道之间设有汇流引射管,所述的反吹系统包括反吹气包和反吹管,所述的反吹管设有喷射口,所述的喷射口位于汇流引射管内部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的洁净气体通道内设有污染物流道模块,所述的污染物流道模块由污染物流道模块结构本体与外箱板组成;
所述的污染物流道模块结构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马鞍形顶板和侧板,所述侧板的侧边倾斜设置并连接导灰板,所述侧板和导灰板的底部连接接灰槽;所述的马鞍形顶板尖角内部固定反吹气包,所述的反吹气包下方连接反吹管,所述侧板之间固定表冷器和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的接灰槽下方设置集灰车。
进一步的,所述的除尘设备连接控制系统,所述的控制系统设定并记录除尘设备的工作参数,所述的工作参数包括除尘设备的开闭时间、反吹气包的电磁阀门的自动开闭参数、风机的运行参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兆和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空研冷暖设备安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兆和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空研冷暖设备安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03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文丘里效应的反吹系统
- 下一篇:污染物流道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