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交通测速仪无效
申请号: | 201711130282.7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2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叶翠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鄞州义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52 | 分类号: | G08G1/0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交通 测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道路交通测速仪。
背景技术
为保证道路安全,交通管理部门需要对机动车的行驶速度进行限制,除了随处可见的限速标志,在城市道路及高速公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安装有车辆测速仪,在极短的时间内检测经过的车辆的行驶速度。车辆测速仪一般安装在高度较高的路灯或者专用支架上,因此需要工作人员登高检修和安装,这要求车辆测速仪应该方便快速省力地安装并且固定良好,以防风吹导致松动掉落,目前市面上的车辆测速仪并不具备这一特质,而是需要通过螺丝等固定件进行紧固,操作不便,费时费力,且现有的车辆测速仪都是先连接到电再固定,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道路交通测速仪,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道路交通测速仪,包括设置在道路支架上的座体以及与所述座体配合连接的测速仪,所述测速仪顶面上设置有条块,所述条块左右两端面上对等设置有两个凹槽,所述座体底面上设置有用以供所述条块插入配合连接的槽位,所述槽位左右两面上对等设置有两个紧锁槽,所述座体中在所述槽位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左右两端对等设置有向下伸长的两个第二滑槽,每个所述第二滑槽底面上设置有与对应的所述紧锁槽相穿通的通孔,所述第一滑槽中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第一滑块,每个所述第二滑槽中设置有可上下移动且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槽顶面中间设置有第一发动机,所述第一发动机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块螺旋纹配合连接的第一螺旋杆,每个所述第二滑块的底面上设置有与对应的所述通孔相对且向上伸长的第二槽腔,所述第一滑块中左右伸长设置有与两个所述第二槽腔相通的第一槽腔,两个所述第二槽腔中左右对等设置有两个齿转轮传输装置,所述第一槽腔中设置有前驱装置,每个所述紧锁槽中设置有可左右移动的紧锁块,每个所述紧锁槽的底面上设置有限滑槽,所述限滑槽中设置有可左右移动且与所述紧锁块固定连接的限滑块,所述限滑槽中还设置有与所述限滑块的内侧端面固定连接的弹性件,每个所述紧锁块的顶面上设置有齿缘条,所述槽位底部左右两侧对等设置有斜插部,所述座体前面左右对等设置有侧防护板,所述座体前面顶部固定设置有上防护板,所述上防护板与所述侧防护板相连接,所述座体底部旋转配合连接有转向轴,所述转向轴底部设置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内嵌设有转向机,所述转向轴与所述转向机动力配合连接,所述固定台底部设置有用于卡锁在道路支架上的卡锁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个所述齿转轮传输装置包括呈上下设置的上齿转轮和下齿转轮,所述上齿转轮和下齿转轮相互楔合,所述上齿转轮通过上旋杆可回旋设置,所述上旋杆与所述第二槽腔的前后两面可回旋配合连接,所述下齿转轮通过下旋杆可回旋设置,所述下旋杆与所述第二槽腔的前后两面可回旋配合连接,所述下齿转轮下端伸出所述第二槽腔并探入所述第二滑槽中,在所述上旋杆上位于所述上齿转轮的前端固定设置有第一传输齿转轮,右侧的所述第二槽腔中设置有与右侧的所述上齿转轮楔合的第二传输齿转轮,所述第二传输齿转轮通过第二旋杆可回旋设置,所述第二旋杆与右侧的所述第二槽腔的前后两面可回旋配合连接,所述前驱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槽腔中间的第三传输齿转轮,所述第三传输齿转轮通过所述第一旋杆可回旋设置,所述第一旋杆前端与所述第一槽腔的前面可回旋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旋杆的后端与设置在所述第一槽腔的后面中的第二发动机动力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右侧的所述凹槽的左面中间设置有第一触块,所述第一触块与所述测速仪电联接,右侧的所述紧锁块的左端面中间设置有金属片,右侧的所述紧锁块的右端面中间设置有第二触块,右侧的所述紧锁槽的右面上设置有缆线槽腔,所述缆线槽腔的右面中间设置有第三触块,所述第二触块与所述第三触块之间通过缆线电联接,所述第三触块与市电相连接,所述金属片与所述第二触块电联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条块的顶面设置有第一斜滑面,所述紧锁块的内侧端面设置有第二斜滑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传输齿转轮、第二传输齿转轮和第三传输齿转轮之间配合连接有齿转轮传输带,所述第二传输齿转轮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传输齿转轮的厚度,所述第二传输齿转轮与所述齿转轮传输带楔合,所述第二传输齿转轮与所述第一传输齿转轮楔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块中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旋杆螺旋纹配合连接的第一螺旋纹孔,所述第一槽腔与所述第一螺旋纹孔前后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鄞州义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鄞州义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02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