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霉防菌PVC薄膜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9514.7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8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贺海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高明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23/12;C08K13/04;C08K7/26;C08K3/36;C08K3/22;C08K5/20;C08J5/18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100 | 代理人: | 许英伟 |
地址: | 5285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霉 pvc 薄膜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防霉防菌PVC薄膜,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具体由如下组份制得:PVC 60-80份、7型PVC 10-30份、钙粉10-15份、ESO 2-5份、DPHP 35-45份、BS-105 1-2份、特制防霉剂1-2份、石墨烯粉1-2份、R-666 1-2份、8793 0.02-0.03份、736A 0.2-0.5份、阻燃剂0.5-1份,抗菌中药1-2份;其生产方法,具体为如下步骤:原料混合搅拌-过滤挤出-压延成型-冷却定型-成品收卷;
所述特制防霉剂,按质量份数计,具体由如下组份制得:防霉剂10-12份、聚丙烯材料7-8份、硅石类材料1-2份、芥酸类材料1-3份、扩散剂0.1-0.2份;其生产方法,具体为以下步骤:
(1)将所述聚丙烯材料于-10℃冷冻处理30-45分钟后,使用180-200℃加热熔融,保温5分钟,待用;
(2)将步骤(1)所述聚丙烯材料的温度提高至280-290℃,加入所述硅石类材料和扩散剂后停止加热,待其冷却至200-210℃时再加入所述芥酸类材料和防霉剂,保温2-3分钟,然后快速冷却使其凝结,即得所述特制防霉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霉防菌PVC薄膜,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具体由如下组份制得:PVC 70份、7型PVC 20份、钙粉12份、ESO 3份、DPHP 40份、BS-105 1.5份、特制防霉剂1.5份、石墨烯粉1.2份、R-666 1.5份、8793 0.025份、736A 0.3份、阻燃剂0.6份,抗菌中药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霉防菌PVC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制防霉剂,按质量份数计,具体由如下组份制得:防霉剂11份、聚丙烯材料7.5份、硅石类材料1.5份、芥酸类材料1份、扩散剂0.15份;其生产方法,具体为以下步骤:
(1)将所述聚丙烯材料于-10℃冷冻处理38分钟后,使用180-200℃加热熔融,保温5分钟,待用;
(2)将步骤(1)所述聚丙烯材料的温度提高至280-290℃,加入所述硅石类材料和扩散剂后停止加热,待其冷却至200-210℃时再加入所述芥酸类材料、石墨烯粉和防霉剂,保温2.5分钟,然后快速冷却使其凝结,即得所述特制防霉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霉防菌PVC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石类材料,由二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铝按质量比100-120:1:2混合后制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霉防菌PVC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石类材料,由二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铝按质量比110:1:2混合后制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霉防菌PVC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芥酸类材料,由芥酸酰胺、油酸酰胺按质量比5:7-12混合后制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霉防菌PVC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芥酸类材料,由芥酸酰胺、油酸酰胺按质量比5:8-11混合后制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霉防菌PVC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芥酸类材料,由芥酸酰胺、油酸酰胺按质量比5:10混合后制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霉防菌PVC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中药为黄连、黄柏、黄芩、马尾连、蒲公英、穿心莲、蚤休、龙胆草、知母、栀子和厚朴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高明区生产力促进中心,未经佛山市高明区生产力促进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951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