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役深海海底埋地管道地震-高压载荷联合加载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9018.1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1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樊志远;余建星;余杨;王华昆;王彩妹;刘晓强;李修波;谭玉娜;金成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8 | 分类号: | G01N3/18;G01M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毓英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海 海底 管道 地震 高压 载荷 联合 加载 试验装置 | ||
1.一种在役深海海底埋地管道地震-高压载荷联合加载试验装置,包括舱体,舱体包括舱体主体(4)和舱盖(3);
舱体设置有若干开孔,包括数据采集孔(6),加压孔(7),垂向激震施加孔(8),侧向激震施加孔(11),底部开孔(10),侧向开孔(13),进水孔(14),排水孔(15),高温油输入孔(17)和高温油输出孔(16);在垂向激震施加孔(8)和侧向激震施加孔(11)处安装有激震装置,用于对管件径向施加振动载荷。
试验管件(30)位于舱体主体内部,前端连接有高温油输入硬管(24),其分别穿透管件前端法兰(23),经由前端法兰橡胶隔层(22)、前端连接法兰(21)和舱体前端法兰(20)后,与舱盖上的高温油输入孔(17)相连;后端同样连接有高温油输出硬管(39),其穿透管件尾端法兰(38),经由尾端法兰橡胶隔层(37)、尾端连接法兰(36)和舱体尾端法兰(35)后,与舱体后端的高温油输出孔(16)相连;
在试验管件(30)的外部固定有管土作动筒(26),其上设有数据线穿出孔(29)用以保证数据测量线通过的同时,也可保证高压水顺利通过;管土作动筒(26)内部两端设有高弹橡胶(25),其横截面为圆环,外壁与管土作动筒(26)内壁接触,内壁与试验管件(30)外壁接触,用以保证土体在实验过程中不发生散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901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