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通道采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8369.0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1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祁勋;刘翔;张建忠;常家强;高凡;赵东海;石岩;梁雨晨;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包海燕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样电磁阀 控制继电器 启停信号 多通道采样装置 输入继电器 中央控制器 负极 常开触点 通断 串联 正极 直流稳压电源 进出口阀门 采样技术 高频动作 工艺设备 工艺系统 供电回路 开关状态 设备寿命 时间循环 多通道 停运 | ||
本发明属于多通道采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通道采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以工艺设备的进出口阀门状态作为工艺启停信号,工艺启停信号输送给输入继电器,中央控制器根据设定时间循环切换控制继电器的通断;控制继电器的供电回路与输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进样电磁阀的正极与控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进样电磁阀的负极直接与直流稳压电源负极相连,从而实现工艺启停信号与中央控制器共同控制继电器的通断,进而控制进样电磁阀的开关状态。本发明有效消除了工艺系统停运状态下进样电磁阀高频动作的问题,大幅提高了设备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通道采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通道采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受现场安装空间和生产成本限制,很多电站对一些实时性要求不高的测点,采用多通道采样装置+在线分析仪器的方法,循环监测多个工艺测点。
现有技术中,大部分多通道采样装置均根据在线分析仪器的反馈信号和自身的时序控制程序,来控制进样电磁阀的开关,进而选择测点进行测量,在线分析仪器完成测量后,将测量结果送回多通道采样装置,由多通道采样装置将最终结果送至DCS控制系统,其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由于传统多通道采样装置不能根据工艺系统的状态及时调整进样电磁阀组的控制逻辑,导致进样电磁阀组在通道停运时,仍会正常打开,当接收到在线分析仪的液位报警信号时,控制电磁阀组再次动作,进行下一个测点的测量,备用的通道越多跳转的频率越大,而这种情况下,电磁阀的动作对于测量是无意义的,只会加重阀芯的磨损,降低电磁阀的寿命。
目前,田湾核电站除盐水制备系统和凝结水精处理系统的硅酸根浓度监测均采用上述方式进行测量,分析仪每个测量周期12分钟,即每12分钟阀门切换一次。对于3通道监测系统,全部通道正常运行时,每个阀门每年动作:60*24*365/12*3=14600次,而现场实际情况是部分通道间断运行,停运通道的电磁阀延时30秒后自动切换,因此,极限工况下电磁阀将以60*60*24*365/30*3=35.04万次/年的频率不断切换,对设备的损害非常大,电磁阀的平均寿命在10-12个月。
据田湾核电站1/2号机组2012年至2014年的运行数据显示,电磁阀的故障次数占仪表缺陷总数的64.96%,其故障已经成为影响在线监测仪器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
基于以上情况,必须采取措施降低进样电磁阀在通道停运时的跳转次数,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新型多通道采样装置,消除工艺系统停运状态下进样电磁阀高频动作情况,以提高电磁阀工作寿命和设备可用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多通道采样装置,包括进样电磁阀、控制继电器、中央处理器、输入继电器和直流稳压电源:多通道采样装置,以工艺设备的进出口阀门状态作为工艺启停信号,工艺启停信号输送给输入继电器,中央控制器根据设定时间循环切换控制继电器的通断;控制继电器的供电回路与输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进样电磁阀的正极与控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进样电磁阀的负极直接与直流稳压电源负极相连,从而实现工艺启停信号与中央控制器共同控制继电器的通断,进而控制进样电磁阀的开关状态。
作为优选方案:工艺启停信号通过TXP系统由FUM511模件输送给输入继电器。
作为优选方案:多通道采样装置还包括人机接口控制屏,其根据技术需要自行设定时间和通道数量并根据设定时间在通道间循环切换。所述人机接口控制屏优选采用Honeywell MS2000型多通道分配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核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核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83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