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的混凝土细观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28319.2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8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郭小明;吴佰建;孙骁晓;郭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2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8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混凝土 建模 方法 | ||
1.一种自适应的混凝土细观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混凝土骨料级配生成所需圆形边界,在圆形边界内生成凸多边形骨料,然后对凸多边形骨料面积进行延拓,同时进行延拓点侵入判断,生成凸多边形骨料混凝土模型;
所述凸多边形骨料的生成方法为:在圆形边界上随机取点作为多边形骨料的第一个顶点,并依据极角与极半径依次生成第2到第n个顶点坐标,根据骨料顶点的生成顺序进行凸性判断,使每个骨料顶点满足凸性条件;所述凸性判断的方法为:通过最近生成的3个骨料顶点的有向面积的正负实现凸性条件的判断,当有向面积为正数时,说明组成有向面积的三角形的第3顺序点为凸性点,当所有骨料顶点经判断后都可以保证多边形为凸多边形时,骨料生成完毕;所述对凸多边形骨料面积进行延拓的方法为:将各多边形骨料的顶点坐标由极坐标转换为笛卡尔坐标,分别计算多边形各边边长并存入数组,然后获得数组中最大的边长值aiai-1;再以最长边为直径的圆周上随机取延拓点P,其坐标参数如下:
式中:aiai-1为延拓边边长,η为(0,1)内均匀分布函数,γ为(0,2π)内的随机数;
在对所述凸多边形骨料进行面积延拓时,确保延拓点与延长边相邻两边构成的三角形有向面积S都大于零;对所述凸多边形骨料进行面积延拓时,限定延拓点与骨料圆心之间的距离在相应骨料对应级配最大粒径rmax的范围以内;
判断延拓点P是否侵入其它骨料的方法为:当判断骨料B的延拓点P是否侵入骨料A时,将骨料A的顶点按逆时针排序,分别计算有向面积SnPn+1的正负,n=1,2,3,当SnPn+1的值都为负时,说明P点侵入骨料A内部,当SnPn+1的值正负不一时,说明A、B两骨料相离;
2)在各凸多边形骨料内部设置内多边形网格过渡圈,骨料-砂浆界面过渡带与水泥砂浆之间设置外多边形网格过渡圈,对凸多边形骨料的极半径进行调整,获得骨料-砂浆界面过渡带及内、外多边形网格过渡圈顶点坐标,依据骨料粒径设置骨料-砂浆界面过渡带厚度,同时设定内、外多边形网格过渡圈上的网格尺寸,得到网格自适应的混凝土多相细观模型;
具体的,由凸多边形骨料顶点坐标(ρi,θi)获得骨料-砂浆界面过渡带顶点坐标以及内、外多边形网格过渡圈顶点坐标参数表达式:
式中,αi为骨料-砂浆界面过渡带厚度或内、外多边形网格过渡圈厚度;所述骨料-砂浆界面过渡带厚度随骨料粒径线性变化,为0.02mm到0.05mm;内、外多边形网格过渡圈厚度分别设置为骨料粒径的0.7倍和1.2倍;所述内、外多边形网格过渡圈上的网格尺寸与过渡圈周长成正比;
所述内、外多边形网格过渡圈上的网格尺寸L由下式确定:
式中,A为对应的内、外网格过渡圈周长,B为骨料-砂浆界面过渡带周长,I为骨料-砂浆界面过渡带的网格尺寸,I的值等于或略小于骨料-砂浆界面过渡带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831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