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屏幕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28028.3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4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秀;胡飞;李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60 | 分类号: | G03B2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李晗;姚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幕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屏幕,包括若干个吸收环境光线的吸光层和若干个反射投影光线的反射层,所述吸光层和所述反射层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吸光层和每个所述反射层作为一个单元形成一个棱柱状结构,所述棱柱状结构层叠形成为观看表面上的锯齿状结构,其中,所述吸光层为在屏幕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棱柱,所述第一棱柱具有至少两个垂直于所述观看表面且彼此平行的第一棱柱面;所述反射层为在所述屏幕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棱柱,所述第二棱柱具有至少两个垂直于所述观看表面且彼此平行的第二棱柱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其中,还包括承载基底,所述棱柱状结构置于所述承载基底上并层叠形成为所述观看表面上的锯齿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其中,所述第一棱柱沿所述屏幕的高度方向的截面均具有第一直角梯形的形状,所述第二棱柱沿所述屏幕的高度方向的截面均具有第二直角梯形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幕,其中,所述第一直角梯形的下底边长等于所述第二直角梯形的上底边长,所述第一直角梯形的下底边长大于所述第一直角梯形上底边长,且所述第二直角梯形的上底边长大于所述第二直角梯形下底边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幕,其中,所述第一直角梯形的高度不大于所述第二直角梯形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屏幕,其中,每个所述第一直角梯形的高度和每个所述第二直角梯形的高度之和在30-300μ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屏幕,其中,每个所述第一直角梯形的高度和每个所述第二直角梯形的高度之和在50μm-200μ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屏幕,其中,所述第一直角梯形的上底边长和所述第二直角梯形的下底边长在0.1mm-0.5mm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屏幕,其中,所述第一直角梯形的上底边长和所述第二直角梯形的下底边长在0.125mm-0.3mm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屏幕,其中,所述第一直角梯形的下底边长和所述第二直角梯形的上底边长在80μm-500μm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屏幕,其中,所述第一直角梯形的下底边长和所述第二直角梯形的上底边长在100μm-300μm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屏幕,其中,所述第一直角梯形中下底边长与上底边长之差在20μm-150μm之间,所述第二直角中上底边长与下底边长之差在20μm-150μm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屏幕,其中,所述第一直角梯形中下底边长与上底边长之差在30μm-100μm之间,所述第二直角中上底边长与下底边长之差在30μm-100μm之间。
14.一种屏幕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形成具有面向环境光的吸光面的吸光层,其中,所述吸光层形成为在所述屏幕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棱柱结构,并所述第一棱柱结构具有至少两个垂直于所述屏幕的观看表面且彼此平行的第一棱柱面;
形成具有面向投影光的反光面的反射层,其中,所述反射层形成为在所述屏幕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棱柱结构,并所述第二棱柱结构具有至少两个垂直于所述屏幕的观看表面且彼此平行的第二棱柱面;以及
在所述屏幕的高度方向上,以所述吸光层位于所述反射层上,使所述第一棱柱面贴合相邻的所述第二棱柱面的方式,从而使一个所述吸光层和一个所述反射层作为一个单元形成一个棱柱状结构,多个所述棱柱状结构层叠并压合为一体,从而形成所述观看表面上的锯齿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802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放映光源与放映机光棒适配的连接方法
- 下一篇:虚拟掩膜板、掩膜板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