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削峰填谷控制方法和系统以及应用该控制方法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27123.1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4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相俊;董德华;贾学翠;李蓓;王上行;杨水丽;马会萌;孙楠;张宇;唐跃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削峰填谷 控制 方法 系统 以及 应用 | ||
1.一种削峰填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预先建立的削峰填谷模型和与当前日对应的典型日负荷预测对预先设定变参数功率差控制策略中的可变控制参数求解;
将获得的可变控制参数带入预先设定的变参数功率差控制策略中协调控制储能系统充放电功率;
其中,所述可变控制参数包括:储能系统正常工作上限荷电状态和储能系统正常工作下限荷电状态以及储能系统在不同负荷区间和不同荷电状态区间的充电或放电功率因数;
所述变参数功率差控制策略,包括:
基于储能系统参与充电时负荷上限功率和储能系统参与放电时负荷的下限功率,划分负荷区间;
基于储能系统正常工作上限荷电状态、储能系统正常工作下限荷电状态、储能系统荷电状态所允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划分SOC工作区间;
基于所述负荷区间和SOC工作区间划分储能系统充放电区间并设定充放电策略及充放电功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储能系统参与充电时负荷上限功率和储能系统参与放电时负荷的下限功率,划分负荷区间,包括:
基于与当前日对应的典型日负荷曲线计算储能系统参与充电时负荷上限功率和储能系统参与放电时负荷的下限功率;
基于所述上下限功率将负荷区间划分为多个负荷区,分区方法如下式:
当Pt≤P2时,划分为负荷I区;
当P2<Pt<P1时,划分为负荷II区;
当Pt≥P1时,划分为负荷III区;
其中,Pt为t时刻的负荷功率,P2为储能系统参与充电时负荷上限功率,P1为储能系统参与放电时负荷的下限功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储能系统正常工作上限荷电状态、储能系统正常工作下限荷电状态、储能系统荷电状态所允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划分SOC工作区间,包括:
当 SOCmax≤SOC(t)<1时,划分为SOC越上限区;
当 SOCup≤SOC(t)<SOCmax时,划分为SOC高限值区;
当SOCdown≤SOC(t)<SOCup时,划分为SOC正常工作区;
当SOCmin≤SOC(t)<SOCdown时,划分为SOC低限值区;
当0<SOC(t)<SOCmin时,划分为SOC越下限区;
其中,SOC(t)为t时刻的SOC值,SOCmax为储能系统荷电状态所允许的最大值,SOCmin为储能系统荷电状态所允许的最小值,SOCup为储能系统正常工作上限荷电状态,SOCdown为储能系统正常工作下限荷电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712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