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加砂沉淀池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7076.0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2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包卫彬;张雪松;罗洪波;张桂林;严娟;沙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华新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8 | 分类号: | B01D21/08;B01D21/06;B01D21/34;C02F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352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沉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污水处理设施,具体是指一种高效加砂沉淀池。
背景技术
沉淀设备是水处理工艺中有机物与水分离的最重要环节,其设备运行状况直接影响了出水水质。沉淀池常用的型式有 :1、平流沉淀池 :施工方便,水力条件好,适应性强,操作管理简单等优点。但有占地面积大,排泥困难等缺点。2、斜管沉淀池 :占地面积小,沉淀效率高,一般应用较多。排泥不好是由于斜管的结构形式造成的,因为其排泥面积只占其沉淀面积的一半,在特殊时期,如高浊期、低温低浊期,加药失误期,污泥沉降性能、特别是排泥性能明显变坏,在斜管排泥面的缘处由于沉积数量与由斜面上滑落下来的污泥的数量大于排走数量,造成了污泥堆积,这样就使斜管过水断面减少,上升流速增加,增加了污泥下滑的顶托力,进一步增加污泥堆积。3、机械搅拌澄清池,澄清是利用原水中的颗粒和池中积聚的沉淀泥渣相互碰撞接触、吸附、聚合,然后形成絮粒与水分离,使原水得到澄清的过程。澄清池综合了混凝和分离作用,在一个池内完成混合、絮凝、悬浮物分离等过程的净水构筑物,设计上升流速一般采用 0.8 ~ 1.1mm/s,低温低浊或有机物较多时一般选用低值 ;占地面积大,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修工作量较大 ;初次运行及停池后重新运行,调试困难,一般需要2~3天 ;抗冲击负荷能力弱,当原水由于洪水等情况出现变化时,出水不稳定,需重新调试 ;深度大、圆形池施工困难。最大缺点是运行费用和维修费用高。所以需要一种具有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应用广泛的高效沉淀池。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效加砂沉淀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加砂沉淀池,包括混凝池、熟化池和沉淀池,所述混凝池和熟化池之间、熟化池和沉淀池之间分别由隔板分隔,所述混凝池内设有第一搅拌机,所述熟化池内设有第三搅拌机,所述混凝池和熟化池之间设有絮凝池,所述絮凝池与混凝池之间设有隔板,所述絮凝池内设有第二搅拌机,所述絮凝池连接有微砂收集系统和污泥回流系统,所述微砂收集系统包括旋流器、污泥排出装置和微砂排出装置,所述污泥回流系统一端连接于沉淀池的排泥口,一端连接于旋流器的进口端,所述旋流器设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连接于污泥排出装置,所述第二出口连接于微砂排出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池内设有混凝剂加药泵,所述混凝剂加药泵上连接有混凝剂加药控制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絮凝池内设有第一絮凝剂加药泵和加砂系统,所述第一絮凝剂加药泵连接有第一絮凝剂加药泵控制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熟化池内设有第二絮凝剂加药泵,所述第二絮凝剂加药泵连接有第二絮凝剂加药泵控制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池外侧设有原水进水管,所述原水进水管上设有流量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底部设有刮泥机,所述沉淀池顶部设有斜管模块,所述斜管模块上方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与出水池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的排泥口还连接有排泥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内设有污泥泥位检测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高效加砂沉淀池,通过机械搅拌使药剂和污水的混合更快速、更充分,因此强化了混凝、絮凝的效果,同时也节约了药剂,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悬浮物的去除率高;采用旋流器将污泥中较重部分分离利用,可减少药剂使用,提高沉淀效率;在沉淀池中,通过形成絮体粒子动态悬浮区,利用接触絮凝和沉淀原理去除水中固体颗粒,在沉淀区增加了基于“浅池沉淀”理论的上向流斜板,大大降低了沉淀区占地面积,上升流速大,表面负荷高,沉淀效果好等特点,提高了沉淀池沉淀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混凝池,2、絮凝池,3、熟化池,4、沉淀池,5、隔板,6、第一搅拌机,7、混凝剂加药泵,8、混凝剂加药控制装置,9、第二搅拌机,10、加砂系统,11、第一絮凝剂加药泵,12、第一絮凝剂加药泵控制装置,13、第三搅拌机,14、第二絮凝剂加药泵,15、旋流器,16、污泥排出装置,17、微砂排出装置,18、原水进水管,19、污泥回流系统,20、排泥口,21、排泥装置,22、刮泥机,23、污泥泥位检测器,24、斜管模块,25、集水槽,26、水池、151、第一出口,152、第二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华新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华新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70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沥青污泥浓缩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率刮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