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噪声发电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6412.X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7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苏嘉南;李星;余炳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N2/18 | 分类号: | H02N2/18;H02J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亥姆霍兹共鸣器 声波 压电式 矩阵 整流变压电路 声电换能器 声电转换器 电池 多孔板 放大 声波收集装置 升压 负载供电 负载连接 社会意义 声波放大 收集效率 压电效应 应用潜力 噪声转换 管柱 渐扩 降噪 口状 噪声 充电 发电 转换 能源 | ||
本发明是基于压电效应及亥姆霍兹共鸣器原理,将噪声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即达到降噪的目的,又可以得到能源,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和社会意义。主要由接收罩、亥姆霍兹共鸣器矩阵、压电式声电转换器、整流变压电路、电池、负载组成。接收罩是声波收集装置,呈渐扩口状,以增加声波收集效率。亥姆霍兹共鸣器矩阵与接收罩连接,是声波放大装置,为管柱状结构,一端为多孔板,另一端为压电式声电换能器,经接收罩收集的声波通过多孔板进入到亥姆霍兹共鸣器矩阵,对声波进行放大。放大后的声波到达压电式声电转换器上,转换为电能。压电式声电换能器与整流变压电路相连,对产生的电能进行整流和升压,为电池进行充电。电池与负载连接,为负载供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降噪节能技术领域,涉及到利用日常噪声产生电能,是一种将日常噪音转换为可利用的电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能源危机日益严重,如何利用环境中的能量成为当今能源领域关注的问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被噪声所包围,对人们工作和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但噪声也是一种具有相当能量值的潜在能源,如果可以建立声电转换装置,将这部分能量回收利用,就可以在有效消除噪声的同时产生电能加以利用,真正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压电效应是电介质在受一定方向外力作用产生形变时,其内部产生极化现象,从而在两个相对表面产生正负相反电荷的现象。利用压电效应,可以通过压电材料实现机械能和电能的互相转换,而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可以传递到压电材料上滞止为周期性形变,从而使压电材料产生电能。
亥姆霍兹共鸣器是一种声音共振系统,对声波有放大作用,可使用多个亥姆霍兹并联以增加声能放大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压电效应及亥姆霍兹共鸣器原理,将噪声转换为电能的装置。主要由接收罩、亥姆霍兹共鸣器矩阵、压电式声电转换器、整流变压电路、电池、负载组成。接收罩是声波收集装置,呈渐扩口的形状,以增加声波收集的效率。亥姆霍兹共鸣器矩阵与接收罩相连接,是声波放大装置,侧壁为管柱状结构,一端为多孔板,另一端为压电式声电换能器,侧壁及多孔板均为刚性材料,经接收罩收集的声波通过多孔板进入到亥姆霍兹共鸣器矩阵,对声波进行放大。放大后的声波到达压电式声电转换器上,声波转换为电能。压电式声电换能器与整流变压电路相连,对产生的电能进行整流和升压,最后为电池进行充电。电池与负载连接,为负载供电。
通过该装置,可将噪声转换为电能,即达到降噪的目的,又可以得到能源,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和社会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利用噪声发电的系统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利用噪声发电的系统正面示意图
图中:1接收罩、2亥姆霍兹共鸣器矩阵、3多孔板、4侧壁、5谐振腔、6 压电式声电转换器、7整流变压电路、8电池、9负载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案例1:以下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噪声发电装置主要由接收罩1、亥姆霍兹共鸣器矩阵2、压电式声电转换器6、整流变压电路7、电池8、负载9组成。具体实施时将本装置置于噪声源附近,声波通过接收罩1进行收集,接收罩1呈渐扩口状,以增加声波收集的效率。亥姆霍兹共鸣器矩阵2由多孔板3、侧壁4和压电式声电转换器6共同组成,经接收罩1收集后的声波通过亥姆霍兹共鸣器矩阵2的多孔板3进入谐振腔5中,对声波进行放大,放大后的声波传至亥姆霍兹共鸣器矩阵2背板上的压电式声电转换器6上,声波使压电材料产生周期性形变,从而产生电能。产生的电能经过整流变压电路7进行整流升压后,对电池8进行充电,具有一定电量的电池8可为负载9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64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