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型水面垃圾自动打捞船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4313.8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3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毛永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通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7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型 水面 垃圾 自动 打捞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面清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轻型水面垃圾自动打捞船。
背景技术
水污染是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染环境的水。污水中的酸、碱、氧化剂,以及铜、镉、汞、砷等化合物,苯、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机毒物,会毒死水生生物,影响饮用水源、风景区景观。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硫醇等难闻气体,使水质进一步恶化。水面垃圾的清洁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事情,但是目前的垃圾打捞船大多都体积过大,无法对小型河流进行水面垃圾清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型水面垃圾自动打捞船,具备体积小,能对小型河流进行水面垃圾清洁和清理速度快的优点,解决了垃圾打捞船体积大,无法对小型河流进行水面垃圾清洁和清理速度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型水面垃圾自动打捞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两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打捞架,所述打捞架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排水孔,所述船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桨,所述打捞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外表面设有水下履带,所述水下履带的内壁与第一齿轮的外表面啮合,所述第一齿轮远离打捞架内侧壁的一端设有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内壁与第三齿轮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齿轮的外表面与第三齿轮的外表面分别与水下履带的内壁和水下履带的外表面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靠近打捞架底部的一端设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的外表面与水下履带的内壁啮合,所述第四齿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杆,所述第三传动杆远离第四齿轮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三传动杆远离第四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打捞架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环形滤水圈,所述环形滤水圈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垃圾存贮仓。
优选的,所述环形滤水圈的外表面开设有直径3cm的第二排水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水孔是长为20cm,宽为3cm的长方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的内壁,第二齿轮的内壁和第三齿轮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滚动轴承。
优选的,所述垃圾存贮仓的底部设有出料门,且出料门的一端与垃圾存贮仓的底部使用合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外表面嵌套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底部与打捞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该轻型水面垃圾自动打捞船,通过设置第一排水孔是长为20cm,宽为3cm的长方孔,当水流进入打捞架,没有通过水下履带改变流向的水流通过第一排水孔排出,起到了第一层排水,第二电机的外表面嵌套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底部与打捞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加强了第二电机的整体稳定性。
(2)该轻型水面垃圾自动打捞船,通过船体两侧设置的打捞架,能够将水面上的垃圾流入打捞架内,通过设置打捞架内部的水下履带将水流改变,通过环形滤水圈的外表面开设有直径3cm的第二排水孔,当水流经过环形滤水圈的内部时会通过环形滤水圈的外表面开设的第二排水孔排出,通过设置垃圾存贮仓,垃圾清理完毕后,将垃圾存贮仓底部的出料门排出,达到了打捞船体积小,能对小型河流进行水面垃圾清洁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底部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背部正视图。
图中:1船体、2打捞架、3第一排水孔、4第一电机、5螺旋桨、6第一转动杆、7第一齿轮、8水下履带、9第二齿轮、10第三齿轮、11第二转动杆、12第四齿轮、13第三传动杆、14第二电机、15环形滤水圈、16垃圾存贮仓、17第二排水孔、18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通塑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通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43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集群型水上运输平台
- 下一篇:一种清理水上油污的吸油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