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絮凝抑藻剂的制备方法及复合絮凝抑藻剂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23551.7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2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赵丹;冯植飞;骆守鹏;孟溪;程寒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曹素云;李琳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絮凝 抑藻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絮凝抑藻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聚糖载抑藻剂粉末的制备;抑藻菌的固定化及絮凝剂的阳离子改性;壳聚糖载抑藻剂与生物复合改性絮凝剂的复配。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复合絮凝抑藻剂。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的复合絮凝抑藻剂能够实现很好的絮凝除藻效果,并且在絮凝除藻的同时引入具有抑藻功能的微生物菌剂,与抑藻剂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提高了水体自身的长效抑藻能力,防止藻类的过度繁殖;本发明制备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价格低廉,制备成本低且材料不会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可以作为水体修复工程的应急除藻处理药剂,并能发挥长效抑藻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絮凝抑藻剂的制备方法及制备的复合絮凝抑藻剂。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引发的藻类水华现象不仅给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增加了水体的治理和维护成本,使得水生态环境失衡,成为水资源环境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蓝藻爆发的应急处理方法中,投加化学药剂和生物药剂是应用较多的一种技术。在水体中投加高锰酸钾、次氯酸钠等氧化剂虽然可以直接杀死藻类,同时也使得本底具有修复功能的土著生物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为避免生物生态修复措施失效,水体生物生态修复系统的启动必须延长至氧化剂失效以后,延长了系统启动时间,也影响了系统初期的修复效果。而含铜离子的盐如硫酸铜等,主要依靠重金属毒性杀死藻类,同样会破坏本底生物生态系统,更为危险的是,这种方法向水体中引入了重金属离子。相比较而言,絮凝剂则相对温和,见效时间短,水体澄清效果好,但絮凝剂只能实现上覆水的絮凝沉淀除藻,不能实现水体的长效抑藻。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絮凝抑藻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絮凝剂快速絮凝藻细胞的同时,引入长效抑藻剂并复配了能够抑制藻细胞繁殖的微生物菌剂,通过抑藻微生物与藻类的竞争关系,限制藻类的过度繁殖,发挥抑藻剂与抑藻菌剂的协同增效,延长抑藻周期,调整水体快速进入生物生态修复适应期,有效应对突发性藻类爆发所导致的水质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絮凝抑藻剂。
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复合絮凝抑藻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壳聚糖载抑藻剂粉末的制备:将抑藻药剂溶于乙醇,经壳聚糖水溶液负载,后经透析并干燥,制得壳聚糖载抑藻剂粉末;
生物复合改性絮凝剂的制备:微生物细胞发酵培养,离心收集菌体细胞,将菌体细胞溶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溶液获得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菌液;将无机絮凝剂与所述聚丙烯酰胺菌液混合均匀,并在恒温水浴中振荡,离心后干燥,制得生物复合改性絮凝剂;
所述壳聚糖载抑藻剂粉末与所述生物复合改性絮凝剂的复配:将制得的所述壳聚糖载抑藻剂粉末与制得的所述生物复合改性絮凝剂分别充分研磨后过筛,按比例混合均匀,获得复合絮凝抑藻剂;
其中,所述微生物细胞为具有抑藻功能,与藻类形成竞争关系的细菌。
优选地,在所述壳聚糖载抑藻剂粉末的制备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壳聚糖溶于醋酸或盐酸溶液中,配成0.1~10mg/mL壳聚糖水溶液;
取抑藻药剂溶于乙醇中,配制抑藻药剂乙醇液;
将所述抑藻药剂乙醇液加入到配制好的所述壳聚糖水溶液中,配制5~200mg/L的抑藻药剂乙醇液,用保鲜膜封住反应体系,25~30℃条件下搅拌反应6~24h,得到壳聚糖载抑藻剂;
将得到的所述壳聚糖载抑藻剂溶液置于蒸馏水中,用10000Da分子量的截止膜透析12h以上,去除未反应的抑藻药剂,得透析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35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