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管无损穿套全自动装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3247.2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5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峥峰;夏德湘;刘捷;曹交祥;夏广娟;徐名凯;张亚生;钟泽桂;谢金洪;龙田娣;温锡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开胜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0 | 分类号: | B23P2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管 无损 全自动 装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管无损穿套全自动装备,包括有送料装置、移动侧作业装置、固定侧作业装置;该移动侧作业装置、固定侧作业装置均位于送料装置一侧,该移动侧作业装置、固定侧作业装置相对设置;该送料装置包括保温棉供料机构、铜管输送机构、牵引机构、移载机构;该铜管输送机构位于保温棉供料机构一侧,该牵引机构衔接于保温棉供料机构与移载机构之间;该固定侧作业装置位于铜管输送机构的一侧;藉此,其解决了金属管穿套的工位多、工艺复杂、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实现了金属管穿套的全过程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管穿套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金属管无损穿套全自动装备。
背景技术
金属管穿套是一种3C行业常见的生产过程,目前该工艺的生产操作依靠人工或半自动设备进行穿套,穿套工艺工位达有10个工位左右,现有技术中的金属管穿套普遍存在工位多,工艺复杂,工人劳动强度大,导致工作效率低和人工成本高,并且人工进行产品缺陷检测容易出错,影响了产品的质量保证。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管无损穿套全自动装备,其解决了金属管穿套的工位多、工艺复杂、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实现了金属管穿套的全过程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金属管无损穿套全自动装备,包括送料装置、移动侧作业装置、固定侧作业装置;该移动侧作业装置、固定侧作业装置均位于送料装置一侧,该移动侧作业装置、固定侧作业装置相对设置;
该送料装置包括保温棉供料机构、铜管输送机构、牵引机构、移载机构;该铜管输送机构位于保温棉供料机构一侧,该牵引机构衔接于保温棉供料机构与移载机构之间;该固定侧作业装置位于铜管输送机构的一侧;
该移动侧作业装置按制程顺序依次包括第一装螺母机构、第一扩管口机构、第一缺陷检测机构、第一装胶塞机构、贴标机构;该第一装螺母机构的输入端连接于移载机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送料装置还包括有裁切机构、铜管校直机构,该裁切机构设置于保温棉供料机构与牵引机构之间;该铜管校直机构设置于铜管输送机构的输入端,并位于保温棉供料机构一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贴标机构的输出端依制程顺序设置有次品分拣机构、收料机构;
该次品分拣机构包括有第一卸料槽及可上下移动式安装的第一挡料板、第一阻挡块;
该收料机构包括码垛机械手、收料架,该码垛机械手衔接于次品分拣机构与收料架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移载机构的一端连接有移载输送装置,该移载输送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卸料机构;
该移载输送装置包括移载输送链、第一夹爪、第一电机,该移载输送链、第一夹爪连接于第一电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卸料机构的输出端连接于收料机构,该卸料机构包括第二挡料板、第二阻挡块、第二卸料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卸料机构的一侧还设置有同步收拢调节机构,该同步收拢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电机、齿轮、齿条、联动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卸料机构的输出端与收料机构之间设置有盘管机构,该盘管机构包括旋转盘、辅助滚轮、顶升装置,所述码垛机械手衔接于盘管机构与收料架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侧作业装置包括第二装螺母机构、第二扩管口机构、第二缺陷检测机构、第二装胶塞机构、第一支撑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开胜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开胜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32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