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飞轮一体化布局装置及其安装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22894.1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3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代京;沈重;康军;穆星科;陈永强;谭珏;周晓丽;陈尚;曹晓瑞;满益明;陈洪波;朱永贵;杨勇;姚纳新;熊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G1/28 | 分类号: | B64G1/2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张欢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轮 一体化 布局 装置 及其 安装 调整 方法 | ||
1.一种三飞轮一体化布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树状支架(1)、飞轮(3);飞轮(3)包括横向飞轮(31)、纵向飞轮(32)、斜置飞轮(33);树状支架(1)包括支架本体(11);支架本体(11)为一体化的树形支架,包括主支撑杆(111)、斜向支撑杆(112)、结构连接杆(113);纵向飞轮(32)安装在主支撑杆(111)一端,主支撑杆(111)另一端与飞行器连接;主支撑杆(111)沿飞行器机体坐标系Y轴方向,纵向飞轮(32)的主惯量轴沿飞行器机体坐标系Y轴方向;横向飞轮(31)、斜置飞轮(33)分别安装在各斜向支撑杆(112)端部,与横向飞轮(31)连接的斜向支撑杆(112)与主支撑杆(111)垂直且沿飞行器机体坐标系Z轴方向,横向飞轮(31)的主惯量轴沿飞行器机体坐标系Z轴方向;与斜置飞轮(33)连接的斜向支撑杆(112)与飞行器机体坐标系的X、Y、Z轴均成指定的夹角;各结构连接杆(113)与主支撑杆(111)垂直,端部连接飞行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飞轮一体化布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树状支架(1)还包括支架与飞轮连接接口(12);横向飞轮(31)、斜置飞轮(33)与斜向支撑杆(112)之间,纵向飞轮(32)与主支撑杆(111)之间通过支架与飞轮连接接口(12)连接;支架与飞轮连接接口(12)为带有螺钉孔的圆盘结构,通过螺钉分别与横向飞轮(31)、斜置飞轮(33)、纵向飞轮(3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三飞轮一体化布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树状支架(1)还包括支架与飞行器连接接口(13);各结构连接杆(113)、主支撑杆(111)通过支架与飞行器连接接口(13)与飞行器连接;支架与飞行器连接接口(13)为带有螺钉孔的圆盘结构,通过螺钉固定在飞行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飞轮一体化布局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斜置飞轮(33)连接的斜向支撑杆(112)与飞行器机体坐标系的X、Y、Z轴均成54.73°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飞轮一体化布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树状支架(1)的材料为T800碳纤维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
6.一种三飞轮一体化布局装置的安装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横向飞轮(31)、斜置飞轮(33)分别安装在树状支架(1)的各斜向支撑杆(112)端部;将纵向飞轮(32)安装在树状支架(1)的主支撑杆(111)一端;
树状支架(1)包括支架本体(11);支架本体(11)为一体化的树形支架,包括主支撑杆(111)、斜向支撑杆(112)、结构连接杆(113);与横向飞轮(31)连接的斜向支撑杆(112)与主支撑杆(111)垂直,与斜置飞轮(33)连接的斜向支撑杆(112)与主支撑杆(111)之间呈倾斜角度;各结构连接杆(113)与主支撑杆(111)垂直;
步骤二、安装测量棱镜转接工装(2);测量棱镜转接工装(2)包括连接杆(21)、测量棱镜(22);将连接杆(21)一端安装在横向飞轮(31)与斜向支撑杆(112)之间的连接处,将测量棱镜(22)安装在连接杆(21)另一端;
步骤三、将主支撑杆(111)另一端与飞行器连接,将结构连接杆(113)与飞行器连接,使得:主支撑杆(111)沿飞行器机体坐标系Y轴方向,纵向飞轮(32)的主惯量轴沿飞行器机体坐标系Y轴方向,与横向飞轮(31)连接的斜向支撑杆(112)沿飞行器机体坐标系Z轴方向,横向飞轮(31)的主惯量轴沿飞行器机体坐标系Z轴方向;
步骤四、使用激光跟踪仪瞄准测量棱镜(22),对飞轮(3)及树状支架(1)的安装位置进行测量,测量测量棱镜(22)法向与飞行器机体坐标系的夹角θ;调整飞行器与主支撑杆(111)、各结构连接杆(113)的连接螺钉的松紧程度或通过增加垫片,使得θ小于设定值;
步骤五、拆除棱镜转接工装(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289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速测定装置
- 下一篇:MEMS微推进器阵列芯片用寻址点火电路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