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滴丸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2065.3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3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卓森纳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0 | 分类号: | A61K36/80;A61P11/00;A61K3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陈永宁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上呼吸道 感染 中药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滴丸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滴丸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6年有用聚乙二醇4000为基质,以植物油为冷凝剂制备苯巴比妥钠滴丸的报道,1958年国内有人用滴制法制备了地锑钾滴丸,1968年我国芸香油滴丸的试制成功揭开了中药滴丸的序幕。近年来,随着中药剂型的不断发展,滴丸在中药剂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引人注目,成为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中药新剂型。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较多。
抗生素的使用能够缩短上感病程,缓解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但通常对人体有一定副作用,且容易产生耐药性。中药注射剂在使用中可能出现急性中毒反应、过敏反应。
因此,本领域仍然需要易于储藏携带、副作用小并稳定地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药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滴丸。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滴丸,所述中药滴丸主要由中药原料和辅料配制而成;按重量份数计,所述中药原料为:百蕊草12-20 份、板蓝根5-15份、金莲花10-15份、大叶桉5-10份、黄芩13-15 份、山腊梅11-16份、连翘4-8份、泡桐花3-10份、甘草3-5份、石膏1-2份。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辅料为聚乙二醇4000、羧甲基纤维素钠、山梨醇酯、淀粉。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滴丸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百蕊草、所述板蓝根、所述金莲花、所述大叶桉、所述黄芩、所述山腊梅、所述连翘、所述泡桐花、所述甘草,精制成水提液;
(2)对所述水提液进行澄清处理;
(3)进一步对所述水提液进行醇提浓缩,制成浸膏;
(4)将所得浸膏加入所述石膏并与所述辅料混匀后,得混合物,制成滴丸。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水提液与辅料重量比为 1:2.5-4.5。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水提液制备方法如下,将除石膏以外的中药原料用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1-1.5h,第二次煎煮1.5-2.5h,合并两次滤液,得到所述水提液。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步骤(4)中所述制成滴丸方式为,将所述混合物加热至熔融状态,将熔融状态的混合物加入制丸机中,选择合适的滴嘴,距离冷凝液4-6cm,将熔融混合物滴入冷凝剂中。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剂可以是二甲基硅油、液体石蜡、玉米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滴丸易于储藏携带、副作用小并能稳定地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药物主要呈胶体、分子、或微晶状态分散于基质中,使药物总表面积增大,从而溶出速率加快,吸收完全,提高了生物利用度。药物在基质中分散均匀,剂量准确,药物稳定性高,不易水解、氧化。又因滴丸剂既可口服给药又可舌下含服,这就克服了一些同类口服剂型,如片剂、冲剂、胶囊等起效慢,肝首过效应和胃肠反应等缺点,也避免了注射剂在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急性中毒反应、过敏反应,使其成为稳定性好、易于储藏携带、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为一体的现代新制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以下实施例中百蕊草、板蓝根、金莲花、大叶桉、黄芩、山腊梅、连翘、泡桐花、甘草、石膏来自于安国市桓荣中药材有限公司;
聚乙二醇4000、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山梨醇酯来自于西安悦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淀粉来自于嘉兴市白浪淀粉制品有限公司。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滴丸,主要由中药原料和辅料配制而成;按重量份数计,中药原料为:百蕊草 12份、板蓝根5份、金莲花10份、大叶桉5份、黄芩13份、山腊梅11份、连翘4份、泡桐花3份、甘草3份、石膏1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卓森纳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卓森纳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20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式变电站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断路器触头插入深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