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焊接劈刀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21799.X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5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石塚祐司;大西惇平;下原优一;中村飞鸟 | 申请(专利权)人: | TOTO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K20/26 | 分类号: | B23K20/26;B23K20/10;H01L21/6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周善来;王玉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劈刀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得到高接合强度的焊接劈刀。具体而言,所提供的焊接劈刀具备:第1本体部,在轴向上延伸;第2本体部,设置于所述第1本体部的顶端侧,且截面面积朝向顶端变小;瓶颈部,设置于所述第2本体部的顶端侧;及穿通孔,在所述轴向上延伸,贯穿所述第1本体部、所述第2本体部及所述瓶颈部,可以穿通细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瓶颈部具有第1部分、设置于所述第1部分的顶端侧的第2部分,所述第2部分在顶端上具有按压所述细丝的按压面,所述第1部分比所述第2本体部的切线更向内侧凹下,所述第2部分的最大截面面积比所述第1部分的最小截面面积更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形态通常涉及焊接劈刀。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中,进行有通过焊接细丝(以下称为“细丝”)来连接半导体元件和引线框的丝焊(例如专利文献1~3)。在丝焊中,使用焊接劈刀将细丝的一端与半导体元件的电极(电极垫)接合(第一焊点)。接下来,拉着细丝与其他电极(引线)接合(第二焊点)。
在第二焊点上,例如形成有细丝与引线的实接合部(针脚式焊接)、细丝与引线的预接合部(收尾焊接)。在这样的第二焊点之后,将从收尾焊接延伸的细丝分断(切断)。其后,通过利用包封树脂对被细丝连接的半导体元件和引线框进行包封,来制造半导体装置。
此外,在丝焊中进行有下述内容,即,利用焊接劈刀将细丝压到电极垫、引线,并一边施加负荷一边将超声波外加到焊接劈刀上。由此,即使在以高速进行接合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牢固的接合强度,且能够缩短焊接循环。
然而,在半导体元件上,配线间隔的微细化、层间绝缘膜的薄膜化等在发展,因而在丝焊时,因施加于半导体元件的应力,而使半导体元件损伤的可能性增高。尤其,在电极垫的正下存在有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的BOAC(Bond Over Active Circuit有源电路上焊接)装置上,导致在电极垫的正下的ILD(Inter Layer Dielectric层间介质隔离)层(层间绝缘膜)上产生裂纹的可能性增高。
因此,希望焊接劈刀在降低施加于半导体元件的应力的同时,可得到高接合强度。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992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3-53172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970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这样的课题的认识而进行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得到高接合强度的焊接劈刀。
第1发明为一种焊接劈刀,具备:第1本体部,在轴向上延伸;第2本体部,设置于所述第1本体部的顶端侧,截面面积朝向顶端变小;瓶颈部,设置于所述第2本体部的顶端侧;及穿通孔,在所述轴向上延伸,贯穿所述第1本体部、所述第2本体部及所述瓶颈部,可以穿通细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瓶颈部具有第1部分、设置于所述第1部分的顶端侧的第2部分,所述第2部分在顶端上具有按压所述细丝的按压面,所述第1部分比所述第2本体部的切线更向内侧凹下,所述第1部分的直径朝向顶端变小,所述第1部分的外形形状为圆锥台状,所述第2部分的最大截面面积比所述第1部分的最小截面面积更大,所述第1部分的所述轴向的长度相对于所述第2部分的所述轴向的长度的比例为3.20以上7.76以下。
在丝焊中,对半导体元件进行加热,并通过热和超声波来进行扩散接合。此时,根据该焊接劈刀,由于在瓶颈部上设置了比第2本体部的切线更向内侧凹下的第1部分及具有比第1部分的最小截面面积更大的截面面积的第2部分,因此在能够从半导体元件适当地接收热的同时,与第1部分较细的情况相结合,能够适当地将热留在第2部分上。由此,能够提高细丝和电极之间的温度,进而提高接合强度。因而,能够在降低施加于半导体元件的应力的同时,得到高接合强度。
第2发明为一种焊接劈刀,其特征在于,在第1发明中,所述第2部分的最大截面面积相对于所述第1部分的最小截面面积的比例为1.12以上2.79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OTO株式会社,未经TOTO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17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擦焊接技术结构
- 下一篇:激光加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