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陶瓷隔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1652.0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5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博然;林应升;孙建逊;黄韩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骏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4 | 分类号: | H01M2/14;H01M2/1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515557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玉滘镇桥头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陶瓷隔膜 隔膜 锂离子动力电池 收缩 耐热性 聚酯纤维无纺布 聚烯烃微孔膜 合成陶瓷 强度需求 低收缩 电解液 多元化 耐穿刺 微孔膜 烘烤 覆合 电池 吸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陶瓷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聚酯纤维无纺布:2)制备聚烯烃微孔膜:3)合成陶瓷隔膜,本发明提供的陶瓷隔膜,解决了耐热性(180度不收缩,200度收缩<1%),耐穿刺,低收缩,吸收电解液速度和量解决电池烘烤的时间和效率,提高安全性。同时解决了隔膜的强度需求,覆合后的隔膜,利用了微孔膜的强度,是产品可以应用的范围更为多元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隔膜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陶瓷隔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市场目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多为聚乙烯、聚丙烯,单层或多层及陶瓷涂覆。这类隔膜因为本身的基体限制了耐热性,因此对锂离子动力电池不合适,因其耐热性差,导致隔膜容易收缩而使电池产生短路,同时,在安全方面也有很大的隐忧。
目前聚烯烃材料类隔膜的缺点:耐温性差(约95度隔膜开始收缩),孔隙率低,对离子的迁移造成障碍,吸收电解液时间过长,而耐温性低,在电池烘烤时温度低,需要较长的时间烘干水分,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及浪费大量的资源;同时因为聚烯烃材料制法工艺的限制,当这类隔膜遇到硬物穿刺时,所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陶瓷隔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陶瓷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聚酯纤维无纺布:选取0.1D短纤、0.06D短纤和0.2D粘合剂以质量比为1:11:9缩聚而成的合成纤维;该合成纤维经制备进行定向或随机撑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方法加固而成;
2)制备聚烯烃微孔膜:以聚烯烃树脂、成核剂、溶剂为原料,以质量比为聚烯烃树脂:成核剂:溶剂=1000~2000:20~50:2000~3000制备成聚烯烃溶液;然后将制备成聚烯烃溶液挤出及凝胶片材,拉伸,成膜溶剂去除表面杂质,干燥,热处理定型制得聚烯烃微孔膜;
3)合成陶瓷隔膜:将以6~20克规格的聚酯纤维无纺布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与以4~15克规格的聚烯烃微孔膜的其中一种或几种采用造纸湿法工艺进行复合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聚烯烃树脂由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4-甲基-1-戊烯或其等同的α-烯烃以及环烯烃单独聚合或共聚合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成核剂为3,4-二甲基亚苄基山梨醇。
进一步地,所述聚酯纤维无纺布的厚度为10~40um。
进一步地,所述聚烯烃微孔膜的厚度为5~20u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所述发明的湿法陶瓷隔膜,解决了耐热性(180度不收缩,200度收缩<1%),耐穿刺,低收缩,吸收电解液速度和量解决电池烘烤的时间和效率,提高安全性。同时解决了隔膜的强度需求,覆合后的隔膜,利用了微孔膜的强度,是产品可以应用的范围更为多元化。
附图说明
图1为聚烯烃微孔膜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2为聚酯纤维无纺布的扫描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解释,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陶瓷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骏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骏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16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