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维及其制造方法、光纤面板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1581.4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2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陆震生;朱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2 | 分类号: | G02B6/02;G02B6/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高磊;吴敏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芯 透明反射层 光纤维 吸收层 光纤面板 折射率 包覆 纤芯外周 光损伤 杂散光 减小 外周 颜料 逸出 制造 阻挡 吸收 保证 | ||
一种光纤维及其制造方法、光纤面板,所述光纤维包括:纤芯;包覆在所述纤芯外周面的透明反射层,且所述透明反射层的折射率低于所述纤芯的折射率;包覆在所述透明反射层外周面的吸收层。本发明在采用吸收层吸收从纤芯中逸出的杂散光的同时,设置在吸收层与纤芯之间的透明反射层起到阻挡颜料渗透至纤芯中的作用,减小纤芯中的光损伤,且保证所述纤芯与透明反射层的界面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面板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纤维及其制造方法、光纤面板。
背景技术
光纤面板(FOP,Fiber Optical Plate)是由许多根规则紧密排列的光纤维组成的一种硬质光纤元件。具体地,光纤面板利用光纤维聚集而成,以与光学传播方向形成夹角切割,并研磨或抛光两端面,形成光纤面板。
光纤面板具有集光性能好,分辨率高,在光学上具有零厚度、可以无失真地传递高清晰度图像等特点,广泛用于各种电子光学器件的输入、输出端口。目前光纤面板已作为部分光学指纹识别系统的关键元件,具有体积小、识别率高的特点,在市场上已逐步崛起。
现有的光纤面板在光传输过程中,存在部分杂散光从纤芯内逸出透过光纤维中的包层传递至另外的光纤维中,导致图像的对比度变差的问题。采用插丝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具体地,三根光纤维之间会形成一个缝隙,采用直径约光纤维直径0.14倍的细丝填入该缝隙,且填入的该细丝具有吸收光的功能,该细丝称为吸收丝;插丝的技术方案为:在光纤维的六个交界面上都放置吸收丝;或者,选择性的去掉一些光纤丝,以黑丝代替。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光纤面板仍具有严重的漏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纤维及其制造方法、光纤面板,在防止杂散光从光纤维内逸出的同时,还能够避免黑色颜料渗透问题,提高图像对比度以及透过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维,包括:纤芯;包覆在所述纤芯外周面的透明反射层,且所述透明反射层的折射率低于所述纤芯的折射率;包覆在所述透明反射层外周面的吸收层。
可选的,所述吸收层的材料为黑色材料。
可选的,所述吸收层的材料为蓝色材料或者红色材料。
可选的,在垂直于所述纤芯延伸方向平面上,所述纤芯、透明反射层以及吸收层的剖面面积之和为光纤维总面积,且所述吸收层的剖面面积占光纤维总面积的1%~80%。
可选的,在垂直于所述纤芯延伸方向平面上,所述纤芯、透明反射层以及吸收层的剖面面积之和为光纤维总面积,且所述纤芯的剖面面积占光纤维总面积的20%~90%。
可选的,在垂直于所述纤芯延伸方向平面上,所述纤芯、透明反射层以及吸收层的剖面面积之和为光纤维总面积,且所述透明反射层的剖面面积占光纤维总面积的0.5%~30%。
可选的,所述纤芯的芯径小于或等于35μm。
可选的,所述纤芯的热膨胀系数大于所述透明反射层的热膨胀系数;所述透明反射层的热膨胀系数大于所述吸收层的热膨胀系数。
可选的,所述纤芯与所述透明反射层的热膨胀系数之差在2个单位至50个单位范围内。
可选的,所述吸收层与所述透明反射层的热膨胀系数之差在2个单位至50个单位范围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纤面板,包括:若干个上述的光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15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光板网点分布随机化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开合高温光纤微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