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i-O-C型聚醚基有机硅弹性体凝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20847.3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2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霍梦月;柳晨醒;户献雷;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77/46 | 分类号: | C08G77/46;A61K8/894;A61K8/04;A61Q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啸秋;裘晖 |
地址: | 51076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i 型聚醚基 有机硅 弹性体 凝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有机硅弹性体领域,公开了一种Si‑O‑C型聚醚基有机硅弹性体凝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将含氢聚硅氧烷、聚乙二醇和溶剂混合均匀后升温至50~100℃,然后加入乙酰丙酮的金属络合物作为催化剂,保温反应2~10h,减压除去溶剂,得到聚醚基有机硅弹性体粉末;然后所得聚醚基有机硅弹性体粉末在机械搅拌下加入到分散剂中,混合分散均匀,得到Si‑O‑C型聚醚基有机硅弹性体凝胶。本发明使用聚乙二醇作为交联剂,所得有机硅弹性体不仅具有亲水性,可添加在水相配方中,而且得益于Si‑O‑C独特的水解性,在日用护理品配方应用中还能够部分的水解,提供独特的滑爽、滋润的肤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硅弹性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i-O-C型聚醚基有机硅弹性体凝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硅弹性体凝胶一般是由交联型的大分子量有机硅胶粉末分散至小分子载体流体中制得,常用的小分子载体流体有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低粘度甲基硅油、异构十二烷、环己烷等。如发明专利CN 106633076A、CN 102512339B报道了几种不同结构有机硅弹性体的制备方法。按照此方法合成出的有机硅弹性体亲油性强,一般添加于纯油体系配方或先添加至乳化体系的油相中,正是这一特性限制了其在纯水体系或油相比例较小的乳化体系中的使用,从而较大的限制了弹性体的使用范围。发明专利CN 106832300A虽然报道一种可添加于水系配方中的有机硅弹性体的制备方法,但其方法是先将含氢硅油与乙烯基硅油制备成乳液,然后通过加成反应制得,此方法在工艺上较为繁琐,且制备的弹性体乳液亲水性也有限。
现有专利中,无论是制备传统有机硅弹性体还是亲水型弹性体,所用的方法几乎都是利用Si-H键与C=C双键之间的加成反应,制备出的是Si-C型有机硅弹性体。而以醇羟基与含氢聚硅氧烷中的Si-H键反应,制备Si-O-C型有机硅弹性体却未见报道。这主要是因为在聚硅氧烷改性技术领域,普遍认为Si-O-C键耐水解性及稳定性差,而使其应用得到了限制。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i-O-C型聚醚基有机硅弹性体凝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聚乙二醇作为交联剂,制备Si-O-C型有机硅弹性体凝胶,不仅能够改善现有弹性体在亲水配方中的使用局限,还能够利用Si-O-C键易水解的特性,在配方中提供独特的滑爽、滋润的肤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Si-O-C型聚醚基有机硅弹性体凝胶。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Si-O-C型聚醚基有机硅弹性体凝胶在日用护理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Si-O-C型聚醚基有机硅弹性体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聚醚基有机硅弹性体粉末的制备:将含氢聚硅氧烷、聚乙二醇和溶剂混合均匀后升温至50~100℃,然后加入乙酰丙酮的金属络合物作为催化剂,保温反应2~10h,减压除去溶剂,得到聚醚基有机硅弹性体粉末;
(2)Si-O-C型聚醚基有机硅弹性体凝胶的制备:将步骤(1)所得聚醚基有机硅弹性体粉末在机械搅拌下加入到分散剂中,混合分散均匀,得到Si-O-C型聚醚基有机硅弹性体凝胶。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含氢聚硅氧烷为侧链或端基含有Si-H键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其H含量为0.5~1.5wt.%,25℃下粘度为5.0~200.0cSt。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聚乙二醇具有式(Ⅰ)的结构,式中x表示10~50的整数,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聚乙二醇中醇羟基与含氢聚硅氧烷中Si-H键的摩尔比为(1~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08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