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多网络设备互联现实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20639.3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1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尧琪顺;刘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泰信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741 | 分类号: | H04L12/741;H04L12/947;H04L12/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赵爱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软件 定义 网络 网络设备 现实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多网络设备互联现实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互联管理平台对待互联的网络设备进行身份特征参数配置,并将配置的身份特征参数发送至软件定义网络管控器集群;软件定义网络管控器集群根据接收到的身份特征参数生成转发流表,并将转发流表发送至软件定义网络交换机;软件定义网络交换机通过接收转发流表并生成互联转发路径,从而能够根据所述转发流表对所述待互联的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进行转发流表匹配,并将匹配成功的数据报文通过所述互联转发路径进行转发,进而实现了多网络设备的互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多网络设备互联现实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一些特定场合,例如:银行、证券交易中心或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IDC)等机构的网络设备需要经常进行互联测试,目前的网络设备之间进行互联的方式大致包括以下几种:
精细化敏捷互联方式:利用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实现网络设备之间一对一互联,互联模式一对一,无法满足更复杂的互联场景,同时基于物理端口进行互联,不能识别数据报文结构,应用场景受限制。
传统配线架方式:利用物理连接方式,通过RJ45(Registered Jack45,标准8位模块化接口)网络跳线进行设备互联,每次连接、或更改连接,都要派人去现场进行物理线路的跳线、连接、重新连接,工作量大,且易出错。
电子配线架方式:取代物理配线架手工插拔跳线的互联的方式实现设备间互联用电子配线架将设备进行互联,电子配线架代替了物理配线架,但是不能对其内部流量进行可视化的监测和控制,同时只能实现基于物理端口的互联的,不能识别数据报文结构。
交换机网络方式:通过交换机以太网网络实现设备间互联,大多数只能通过近端命令行进行配置,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不高。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多网络设备互联现实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网络设备之间互联模式单一,功能简单,且无法实现多网络设备互联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多网络设备互联现实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互联管理平台对待互联的网络设备进行身份特征参数配置,并将配置的身份特征参数发送至软件定义网络管控器集群;
所述软件定义网络管控器集群接收所述身份特征参数,根据所述身份特征参数生成转发流表,并将所述转发流表发送至软件定义网络交换机;
所述软件定义网络交换机接收所述转发流表,根据所述转发流表生成互联转发路径,并根据所述转发流表对所述待互联的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进行转发流表匹配,将匹配成功的数据报文通过所述互联转发路径进行转发,以实现多网络设备互联。
优选地,所述互联管理平台对待互联的网络设备进行身份特征参数配置,并将配置的身份特征参数发送至软件定义网络管控器集群,具体包括:
互联管理平台接收用户在预设连接模式下输入的参数配置指令;
互联管理平台根据所述参数配置指令对待互联的网络设备进行身份特征参数配置,并将配置的身份特征参数发送至软件定义网络管控器集群。
优选地,所述互联管理平台接收用户在预设连接模式下输入的参数配置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泰信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泰信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06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