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湖及湿地整体移植的保护性生态清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20485.8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9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钟石鸣;孔德安;陈惠明;严汝文;吴基昌;翟德勤;邱礼成;侯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9/00;E02F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黄志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地 整体 移植 保护性 生态 清淤 方法 | ||
1.一种河湖及湿地整体移植的保护性生态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河湖及湿地的开挖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划分成N个网格单元;同时,精准定位所述开挖区域,将所述开挖区域进行分层,上层为生态层,下层为淤泥层;
将第一处网格单元的生态层与淤泥层移除,形成第一空白网格单元;
铲取第二处网格单元的所述生态层,移至所述第一空白网格单元处后,去除所述第二处网格单元的淤泥层,形成第二空白网格单元;
铲取第三处网格单元的所述生态层,移至所述第二空白网格单元处,去除所述第三处网格单元的淤泥层,形成第三空白网格单元;
依次类推,直至将第N处网格单元的所述生态层,移至所述第N-1空白网格单元处后,去除所述第N处网格单元的淤泥层,形成第N空白网格单元,完成河湖及湿地的整体保护性生态清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及湿地整体移植的保护性生态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层的高度为20-100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及湿地整体移植的保护性生态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层的高度为0.5-1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及湿地整体移植的保护性生态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单元的大小为(1-2)m×(1-2)m。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河湖及湿地整体移植的保护性生态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含有铲板的两栖生态清淤装置铲取生态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河湖及湿地整体移植的保护性生态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栖生态清淤装置包括船体,设置于所述船体上的用于驱使所述船体分别于陆地和水面上行走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可活动连接于所述船体前端的属具;所述属具包括支架,固设于所述支架底部的铲板,连接所述支架和所述船体的安装架,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的用于驱使所述支架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铲板自所述支架底部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架底部的另一端,且所述铲板自所述支架的底部朝所述支架的前侧延伸形成有装载区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河湖及湿地整体移植的保护性生态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船体相对两侧的履带和连接于所述船体后端的螺旋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河湖及湿地整体移植的保护性生态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板的截面轮廓呈楔形,且所述铲板的厚度自靠近所述支架的一侧朝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逐渐减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河湖及湿地整体移植的保护性生态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板上开设有位于所述装载区域内的多个疏水孔。
10.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河湖及湿地整体移植的保护性生态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N处网格单元与第N-1处网格单元相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048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盘式自动锁螺丝设备
- 下一篇:一种自动供螺丝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