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式茶青采摘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0182.6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9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思南县集春农业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6/04 | 分类号: | A01D4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651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摘头 茶青 采摘 提升式 成品色泽 状态时 采茶 夹住 茎部 棱边 提拉 同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式茶青采摘方法,茶青的采摘由若干组旋转的采摘头完成,每两个采摘头为一组,同组采摘头反向旋转,旋转使采摘头之间的间隙呈“开”和“闭”状态,当采摘头之间呈“开”状态时,待采茶青被导入采摘头之间,随着相邻两个采摘头的反向旋转,采摘头之间的间隙从“开”到“闭”,采摘头的棱边夹住茶青茎部并向上提拉,实现提采。采用本发明采摘茶青具有速度快、效率高、成品色泽品相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式茶青采摘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手工采摘依旧是茶青的普遍采摘方法,一般由数名采茶工人完成,分为挑选、折断式采摘和收集等步骤,手工采摘虽能保证茶青品质,却存在采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弊端。由于采摘效率低,往往会导致优质茶青不能及时采摘而老化,严重影响了茶农和茶企的收益。
寻求高效的优质茶青机械采摘方法及技术一直以来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目前,茶青的机械采摘技术原理上基本都是采用切割的方式进行,现有产品中常见的有往复切割、螺旋滚刀切割、水平旋转刀切割等三种方式。茶叶机械采摘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普通大众茶叶采摘领域,往复式切割、双人或单人采摘机使用较广。往复式切割茶青采摘机具有采摘效率高、节省劳力、采摘周期短及保证鲜叶质量等优点,但也存在碎叶率高、茶树损伤大、茶青老梗老叶多等缺点,因此只用于中低档茶叶的采摘。
此外,切割式茶青采摘方式是采用锋利的刀片切割来实现茶青的采摘,虽能大幅提升茶青的采摘效率,但由于通过锋利的刀刃来切割茶青,使得切割后茶青的切口迅速变黑,严重影响成品茶的色泽品相。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采摘效率高、不破坏茶青和茶树、能保证成品茶品质的提升式茶青采摘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提升式茶青采摘方法,茶青的采摘由若干组旋转的采摘头完成,每两个采摘头为一组,同组采摘头反向旋转,旋转使采摘头之间的间隙呈“开”和“闭”状态,当采摘头之间呈“开”状态时,待采茶青被导入采摘头之间,随着相邻两个采摘头的反向旋转,采摘头之间的间隙从“开”到“闭”,采摘头的棱边夹住茶青茎部并向上提拉,最终将茶青从茎部拉断,实现提采。
所述待采茶青的导入是通过齿状疏导板来完成的。
其中采摘头为圆柱形或圆锥形,其前部为导入段,中部为夹持提采段,后部为传动段,所述夹持提采段的横截面为对称多齿形态,齿间齿槽为直槽或螺旋槽,每个齿的横截面为矩形或楔形。
所述夹持提采段上每个齿的棱边宽度尺寸小于3mm,棱边后角α小于60°。
每两个相邻采摘头处于“闭”状态时,棱边间距离小于1mm。
所述夹持提采段上齿的数量为2~4个。
所述导入段为矩形或锥形。
所述传动段为齿轮。
所述传动段为齿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提升式茶青采摘方法,其能取代传统的手工采摘,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安全方便等优点,且其采用旋转、夹持、提升、扯断的方式来采摘茶青,相较于传统的切割式采摘,本方法采摘的茶青不会因锋利刀片切割而迅速变黑,保证了成品茶的色泽品相;且采摘头之间留有间隙,不会出现切割不完全等现象,防止碎叶的出现,能有效保证茶青的完整性,使其具有良好的外观;同时该方法还不会损伤茶树,茶树的发芽率得到保证,进而产量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采摘头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思南县集春农业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思南县集春农业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01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采摘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穿戴式自适应水果采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