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外线空气净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0096.5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4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邵根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汉尔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26;B01D46/00;A61L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线 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相关设备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紫外线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空气污染的日益严重,人们对于空气质量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例如可吸入性大气颗粒物 (PM10 和 PM2.5)、硫化物等,对于人体能够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其中以呼吸系统损伤最为突出。因此,目前已经开发出了各式各样的空气净化装置,净化效率不高,而且内部使用的物质只是进行过滤,达不到除菌、杀菌的作用,或者很难达到高效率。而且紫外线能够高效杀菌是众所周知的,目前在这方面的高效运用,还不多,需要进一步的填补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紫外线空气净化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紫外线空气净化器,包括紫外线发射装置、外壳、耐低温层、紫外线净化舱和电动吸气泵,所述紫外线发射装置安装在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外壳的顶部安装有警报灯与电源,且警报灯安装在电源的左侧,且电源与紫外线发射装置电性连接,所述低温层贴附在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外壳的右侧外壁上安装有出气管道,所述电动吸气泵通过进气口安装在外壳的左侧外壁上,所述外壳安装在机器底座的上方,所述紫外线净化舱设置在外壳的内部,所述紫外线发射装置由紫外线发射板与紫外线发射管组成,且紫外线发射管安装在紫外线发射板的上方,紫外线发射管安装有2个。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壁上粘接固定有海绵。
优选的,所述电源上安装有开关。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道上安装有节气阀。
优选的,所述电动吸气泵的左侧安装有吸气口,且电动吸气泵与机器底座之间设置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机器底座的右侧外壁上焊接固定有扶手,且机器底座的底部安装有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紫外线空气净化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启动停止十分迅速,随用随开,节省了大量的能源,利用紫外线的杀菌功能,合理的进行了空气的净化过程,且该净化器安装有警报灯,遇故障自动停机报警,可避免更加严重的后果发生,保障了该装置的平稳运行,运行费用低廉,使用的材料抗氧化性强,使该净化器耐腐蚀,提高了该净化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紫外线发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警报灯、2海绵、3紫外线发射板、4紫外线发射装置、5电源、6开关、7外壳、8出气管道、9扶手、10节气阀、11耐低温层、12机器底座、13滚轮、14紫外线净化舱、15进气口、16弹簧、17电动吸气泵、18吸气口、19紫外线发射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汉尔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汉尔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00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