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压球团落球强度检测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20006.2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0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苟荀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环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李鑫 |
地址: | 400082 重庆市大渡***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压球团落球 强度 检测 体系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冷压球团落球强度检测体系,包括底座和设置在该底座上方的球团分散箱,围绕所述球团分散箱管道连接至少一个检测筒,球团分散箱和所述检测筒分别与底座通过伸缩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检测筒中竖直设有球团储存管,该球团储存管的外管壁上设有球团开口闭合件,所述球团储存管的下方设有水平承接盘,该水平承接盘上连接有旋转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将合格的球团区分开来,减少了测试样品所带来检测误差,球团测试箱中的球团开口闭合件在拨杆的作用下,使待测球团实现自动的依次落入水平承接盘的球团通孔中,防止球团的相互碰撞带来的检测误差,水平承接盘随轴旋转,将球团通孔中的待测球团逐个落下,实现自动快速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压球团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压球团落球强度检测体系。
背景技术
中国钢铁产量已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成为世界钢铁大国。伴随而来的环保问题也日益突出,我国钢铁企业所产生工业废弃物的污染已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到所在地周边的环境,并开始制约企业自身的发展。对炼钢粉尘资源回收利用,将炼钢除尘灰等用成球机制备成生料球后再进入回转窑烧结,既减少了环境污染,降低了能源消耗,有效地回收了除尘灰及渣中的铁,同时还能起到化渣和降温的作用。因此,球团矿已经成为钢铁行业的主要入炉原料之一,球团矿质量与球团矿成本也是钢铁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瓶颈。
铁精矿或含铁粉料、添加剂在造球机上造球生成合格生球团后,自动下落至转运皮带上,并皮带运输机将生球团转运至干燥、焙烧设备,在生球团转运的过程中,生球团要发生多次下落和碰撞,如果生球团落下强度达不到生产标准,将致使生球团在干燥、焙烧之前发生裂纹或粉碎。使得生球团焙烧后产生大量裂纹或者焙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粉末,不仅严重危害生球团焙烧设备的工艺操作,诱发各种事故,使作业率、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指标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危害高炉操作和顺行。
现有的球团落下强度检测过程中,并没有专门的检测设备,往往是生产人员凭主观意识从一定高度落下,反复进行,直到生球产生裂纹为止,并记录落下次数。由于没有专门的检测设备,致使生球团落下强度检测过程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生球团检测过程主观因素过多,造成球团落下强度检测不准确,难以为实际生产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为了使得球团落下强度检测值具有代表性,往往需要选取多个生球团进行检测,由于没有专门的设备,致使生球团落下强度检测效率低下,以上问题亟需解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压球团落球强度检测体系,以解决现有冷压球团生球团落下强度检测过程中,主观性强、结果重复性差、落下强度准确性不高以及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冷压球团落球强度检测体系,关键在于:包括底座和设置在该底座上方的球团分散箱,围绕所述球团分散箱管道连接至少一个检测筒,所述检测筒和所述球团分散箱分别与所述底座通过伸缩支撑杆连接;
所述球团分散箱内从上至下水平设有两块球团分离板,两块球团分离板将所述球团分散箱分隔成三个物料分离区,两块所述球团分离板上分别分布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小于第一通孔的孔径,所述第三球团出口有三个,分别位于三个所述物料分离区所对应的所述球团分散箱的侧壁上和底壁上,三个所述球团出口分别与最近的所述检测筒的球团进口通过软管连接。
以上方案的效果是检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伸缩支撑杆调节测试的高度,从而保持测试高度的一致性;将生球团放入球团分散箱中,进入球团分散箱的球团分为合格尺寸,小于合格尺寸,大于合格尺寸三种规格,因此会根据不同的尺寸依次通过两种不同孔径的通孔,大于合格尺寸的球团被隔离在最上层的物料分离区,合格尺寸的球团被分离在中间的物料分离区,而小于合格尺寸的球团被而被分离进入最下层的物料分离区,不同物料分离区内的球团分别进入各自的检测筒中进行冷压球团落下强度检测,能更进一步保证球团落下强度检测的样本准确性,减少测试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环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环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00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