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造纸废水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19630.0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0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潘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立华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28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长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3204 | 代理人: | 蔡大盛 |
地址: | 4157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造纸 废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造纸废水的系统,属于环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造纸厂,排出的生产废水主要是碱法制浆黑液,以及筛选、洗涤、漂白等过程中产生的中段水,还有抄纸白水。所述黑液主要污染物为木质素、聚戊糖、COD、BOD5、SS、氨氮和色度。它不但散发臭气污染空气,还污染水源毒害水生物,既影响生态环境,又直接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我国政府和广大环保工作者都决心要根治这种造纸废水,用以保护人们身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目前,虽然各造纸企业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或设备,对所述废水进行处理,但效果仍不佳,因此造纸企业的污水处理仍是一个想解决而始终未能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克服现有造纸行业污水处理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造纸废水的系统,用以解决现有造纸行业污水处理难题。
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设计人是长期工作在造纸厂的技术人员,在长达30多年的工作中,通过观察、分析、研究和实验,最终设计出一种处理造纸废水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如下建筑设备:用于集水的格栅井、用于沉淀的一级沉淀池、浅层气浮机、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二级沉淀池、达标水池、用于储存的清水储存池、污泥浓缩池和设备室:各设备的出口端通过管道或地沟与下一级设备的入口顺序相连;
其中所述:(1)格栅井:该井的尺寸为5.0×2.0×3.0m(深),钢砼结构;
所述一级沉淀池为二座,每座沉淀池的尺寸为50.0×20.0×4.0m(深),有效深3.5m,钢砼结构,可集水时间2h以上,内设提升泵二台,(一用一备),N=7.5kw;
所述气浮机的底座为钢砼结构或砖混结构,其直径为10m、高2m;
(2)所述水解酸化池有二座,每座的尺寸为40.0×20.0×3.3m(深),分4格,钢砼结构,水停留时间为1.5小时;
(3)所述接触氧化池有二座:每座的的尺寸为40.0×20.0×3.3m(深),钢砼结构,水停留时间为1.5小时;
(4)所述二级沉淀池有二座,每座的尺寸为40.0×20.0×3.0m(深),钢砼结构,水停留时间1.4h;
(5)所述达标水池有二座,每座的尺寸为50.0×20.0×3.0m(深),钢砼结构,水停留时间为2.0小时;
(6)所述清水储存池有二座,每座的尺寸为:50.0×50.0×4.5中,砖混结构,水停留时间24小;
(7)所述污泥浓缩池为钢砼结构,平面尺寸为6.0×6.0m,内分两格,有效深度3.0m,总深度4.5m;沉淀污泥量为134m3/d(含水率约96%);
(8)所述设备室为砖混结构,平面尺寸为17×7.0m,净高3.6m内设2.5m宽的带式压滤机1套,溶投药设备二套,曝气风机两套,电控设备一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特点和进步:
1、本发明现在造一吨纸只需10吨水,原来的常规造纸技术每吨纸消耗30吨水,可见造每一吨纸节约用水20吨;
2、本发明对造纸废液提取木质素后,黑液已成为资源,可制成木质素,所产生的中段水和抄纸白水经过处理后变为清水排放,既可以循环利用,排放时对自然水体是零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属于方框图。
图中:1、格栅井,2、一级沉淀池,3、浅层气浮,4、水解酸化池,5、接触氧化池,6、设备室,7、二级沉淀池,8、达标水池,9、清水储存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选用如下工程材料:
1、选用Mц7.5;
2、砂浆选用基础以下M5水泥砂浆;基础以上M5混合砂浆。
3、混凝土,建筑物选用C20砼;道路、地坪选用C15,垫层C10;构筑物采用C25砼,部分构筑物并应掺入FN-M砼膨胀剂,抗渗标号≥6;
4、钢材。采用I(ф)级、II(ф)级钢,电焊条用E43 、E50;
5、所有砼用砂石均应洗净,剔除泥木草根杂物,级配合理;
6、石灰采用纯净块灰并预先化浆待用;
7、建筑成如附图1所示的设备:格栅井1、一级沉淀池2、浅层气浮3、水解酸化池4、接触氧化池5、设备室6、二级沉淀池7、达标水池8和清水储存池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立华,未经潘立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96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