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箱式静音机组消声式底座进气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19139.8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5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吴登林;沈卫东;宋思洪;阮喻;吴国强;王盛春;鹿丙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豪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77/13 | 分类号: | F02B77/13;F02M35/10 |
代理公司: |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06 | 代理人: | 崔娟 |
地址: | 212009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箱式 静音 机组 消声 底座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箱式静音机组消声式底座进气结构,属于发电机组静音、进气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已经有很多发电机组制造厂商开发了静音发电机组,其1米处的静音水平一般在85dB(A),个别的可以达到70dB(A)甚至更低一些。为了达到如此低的静音水平,各个厂家采取了很多方法,主要为孔板、吸引材质夹层结构组成的隔板结构,为了达到更低的静音效果就要采用多道隔板,但相同进气截面积的情况下隔板越多进气阻力越大,为了达到较低的静音水平,往往进气消声部分的体积很大,因此对制造成本、运输、使用及维护都造成不利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箱式静音机组消声式底座进气结构。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箱式静音机组消声式底座进气结构,包括集成在机组底座上的箱型结构、机组底座本身的支撑横梁,以及在支撑横梁上开的进气流通孔、机组底座上表面的进气流通孔,相邻两个横梁的进气流通孔之间形成进气消声通道,使进气消声通道集成在机组底座上,机组底座和支撑横梁的内壁上均贴附一层吸声材料。
进一步的,进气消声通道不破坏机组底座现有的强度和主体结构。
进一步的,除进风消声通道外,机组底座的支撑横梁与机组底座的上下表面之间形成封闭空间。
进一步的,利用机组底座的结构及其内部贴附的吸音材质形成消声、隔声的屏障。
进一步的,支撑横梁上的进气流通孔为圆形、三角形、多边形或其组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巧妙利用了机组底座的空间结构形成进气、消声通道,避免占用机组其它位置的空间,方便机组整体的隔音布置,从而降低机组的噪音水平。而且进气是从底座进入机组运行空间,有利于机组的整体冷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竖直方向剖视图以及空气流通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水平方向剖视图以及空气流通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竖直方向剖视图以及噪声流通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水平方向剖视图以及噪声流通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第一支撑横梁和第二支撑横梁右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第三支撑横梁和第四支撑横梁右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机组底座右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机组底座右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机组底座右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机组底座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
机组底座1、第一进气流通孔3、第二进气流通孔4、第一支撑横梁5、第二支撑横梁6、第三支撑横梁7、第四支撑横梁8、第一消声腔9、第二消声腔10、第三消声腔11、第四消声腔12、第五消声腔13、第三进气流通孔14、第四进气流通孔15、第五进气流通孔16、第六进气流通孔17、吸声材料18。
实施例一
如图所示一种箱式静音机组消声式底座进气结构,包括集成在机组底座1上的箱型结构,机组底座的右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一进气流通孔3,基座底座的上表面的左侧上设有若干第二进气流通孔4,机组底座内自左向右通过第一支撑横梁5、第二支撑横梁6、第三支撑横梁7和第四支撑横梁8分隔成第一消声腔9、第二消声腔10、第三消声腔11、第四消声腔12和第五消声腔13;第一支撑横梁上设有若干第三进气流通孔14,第二支撑横梁上设有若干第四进气流通孔15,第三支撑横梁上设有若干第五进气流通孔16,第四支撑横梁上设有若干第六进气流通孔17;第三进气流通孔位于第一支撑横梁的后侧上方,第四进气流通孔位于第二支撑横梁的后侧上方,第三进气流通孔与第四进气流通孔对应设置,第五进气流通孔位于第三支撑横梁的前侧下方,第六进气流通孔位于第四支撑横梁的前侧下方,第五进气流通孔与第六进气流通孔对应设置,第一进气流通孔位于机组底座右侧壁的后侧上方;相邻的两个进气流通孔在其相对应的消声腔中形成进气消声通道,使进气消声通道集成在机组底座上;第一消声腔、第三消声腔和第五消声腔的内壁上均贴附一层吸声材料18,吸声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玻璃棉、岩棉、聚酯纤维吸音板、羊毛毡、矿渣棉、卡普隆纤维、泡沫微孔吸声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豪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豪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91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能源内燃机的护罩环
- 下一篇:动力与水联合供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