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蜂窝板包装箱自动压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19111.4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6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汪高林;马仁伟;张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润林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7/04 | 分类号: | B30B7/04;B31B50/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窝 包装箱 自动 压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窝板包装箱自动压制机,包括固定板、挤压板和压制底座,所述转轴固定板表面水平固定有推杆,所述推杆延伸至所述挤压板外,所述推杆前端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连接有活塞缸。本发明公开的蜂窝板包装箱自动压制机,体型较小,对挤压变形后的蜂窝板包装箱可进行二次修复,大大提高了材料的重复利用率;同时该蜂窝板包装箱自动压制机采用活塞缸进行自动压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蜂窝板包装箱压制机,具体为一种蜂窝板包装箱自动压制机,属于蜂窝板包装箱生产设备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蜂窝板包装箱受潮或受到外力挤压容易变形,现有的蜂窝板包装箱压制机由于体型过大,导致受潮或受外力挤压变形后的蜂窝板包装箱二次修复困难,大多数情况下,变形的蜂窝板包装箱即被废弃,材料浪费情况严重。
现有的蜂窝板包装箱压制机为手动压制,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蜂窝板包装箱自动压制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蜂窝板包装箱自动压制机,包括固定板、挤压板和压制底座,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蜂窝板固定槽,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挤压板上均设有可调节角度的转轴,所述固定板螺旋固定在所述压制底座上,所述挤压板可移动的固定在所述压制底座上,所述挤压板上的转轴底部设有转轴固定板,所述转轴固定板表面水平固定有推杆,所述推杆延伸至所述挤压板外,所述推杆前端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连接有活塞缸,所述转轴为中空的圆柱型结构,所述转轴内部垂直设有钢板固定轴,所述钢板固定轴面设有呈对称结构的钢板固定槽,所述钢板固定槽表面设有销固定孔和螺旋通孔,所述钢板固定轴上表面设有固定螺旋,所述转轴表面设有呈对称结构的钢板通槽,所述钢板侧面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螺旋固定有螺旋柱,所述螺旋柱前端设有钢板固定块,所述钢板固定块上设有固定销和固定螺旋通孔。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挤压板均由两块大小一致的钢板构成,所述钢板垂直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固定板上的两块钢板表面设有位置相对的蜂窝板固定槽。
优选地,所述转轴固定板底部两端各设有一个滑轮,所述压制底座表面设有滑轮轨道,所述滑轮与所述滑轮轨道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固定螺旋与所述螺旋通孔相匹配,所述钢板通槽与所述钢板固定槽相对应,所述钢板固定槽和所述钢板通槽均为两对,每个钢板固定槽上的螺旋通孔为两个,所述螺旋通孔设在所述销固定孔两侧,所述固定螺旋的长度大于所述转轴的高度,所述固定螺旋延伸出所述转轴表面。
优选地,所述钢板固定块与所述钢板固定槽相匹配,所述固定销与所述销固定孔相匹配,所述固定螺旋通孔与所述螺旋通孔型号一致,所述螺纹孔的个数至少为两个。
优选地,所述活塞缸底部设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表面设有电机支架,所述活塞缸螺旋固定在所述电机支架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的蜂窝板包装箱自动压制机,体型较小,对挤压变形后的蜂窝板包装箱可进行二次修复,大大提高了材料的重复利用率;同时该蜂窝板包装箱自动压制机采用活塞缸进行自动压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转轴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钢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挤压板,3、压制底座,4、蜂窝板固定槽,5、转轴,6、滑轮轨道,7、推杆,8、活塞杆,9、活塞缸,10、钢板固定轴,11、钢板固定槽,12、销固定孔,13、螺旋通孔,14、固定螺旋,15、钢板通槽,16、转轴固定板,17、滑轮,18、螺纹孔,19、螺旋柱,20、钢板固定块,21、固定销,22、固定螺旋通孔,23、电机座,24、电机支架,25、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润林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润林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91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堆叠高性能微冷却装置
- 下一篇:自动引导车